CHICAGO——Gartner商業智能峰會的一位主要發言人表示,“商業智能”這個詞不是,而且不應該是,對查詢和報表工具的簡稱。然而2004的主題正是這些工具。
據峰會主要公開的發言人,美國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的Gartner公司的研究副總裁Bill Hostmann介紹,業界正在擺脫將商業智能理解為一堆技術工具的集合的觀念。他表示,就在2004年商業智能還僅僅關注在數據倉庫之上的查詢、報表和多維數據分析,而如今的動態、競爭的商業環境則需要另外一種不同的方法。
Hostmann說“我們開始將商業智能視為一個傘狀的概念,它包括了分析應用、基礎架構和平臺和良好的實踐!
如今,商業智能已經開始成為一種用于描述企業范圍內使用數據、分析信息、制訂決策和管理績效的原則的術語,他說。組織應該用全面的績效提升來衡量商業智能的成功,而不是用信息方面的提升來衡量商業智能的初期階段。但是,對于組織來說,這種對于商業智能的寬泛定義隱含著支持的技術層次。
“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Hostmanan表示!斑@不僅僅是建立一個數據倉庫,然后在上面放置一些報表工具。相反,它意味著放置一個更大的、涉及一個組織中大部分部門的框架,對前所未有的、多種不同種類的分析功能進行更大的程度上的交付!
伴隨著這些評論,Hostmann展示了一種商業智能和績效管理的框架,據他講可以幫助組織更好的規劃對商業智能的使用以提高全面的績效。這個框架可以按照垂直的層次排列如下:
- 商業策略。既然商業智能是關于制訂更好的決策,商業智能的動機應該與全面的商業目標相一致,并且聯系在一起。
- 績效管理。商業智能團隊必須非常了解他們的組織如何衡量績效,通過關鍵業績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s)或者其他的方法。
- 人員和流程。組織對信息如何在企業范圍內被利用的考慮是非常關鍵的。商業智能不是IT的行動或者項目。相反,它是一種商業的功能,Hostmann說。既然政治常常進入到商業智能產品當中,這更是一種挑戰——但是像商業智能功能中心(BI competency center)這樣的產品會有所幫助。
- 分析應用。Hostmann表示假如商業智能想要被有效的聯系到績效矩陣,公司必須將他們的分析應用聯系起來。一個商業智能應用組合需要的是一些一致的、協作的、和全面的策略緊密聯系的工具。
- 商業智能平臺。組織必須考慮平臺的功能如何集成其他的商業智能應用。一個越發重要的功能是元數據管理,它能夠保證信息的一致性。
- 信息管理基礎架構。信息管理層,這可能是最困難的一個層次,在數據倉庫中很快就超越結構化數據的范圍。Hostmann說各種組織最終會需要一種能夠結合非結構化數據和結構化數據、包括搜索功能、并且集成內容管理系統的信息管理系統,這種信息管理系統還能夠應對來自于集成、數據質量和其他數據管理的方方面面的挑戰。
大部分公司可能不會采用從上述框架中最頂層開始逐步向下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商業智能應用,Hostmann說。但是這種方式也是可行的——通過仔細的考慮每一層,組織可以鑒別在他們的商業智能策略中最大的差距。
Hostmann說一些關鍵的技術趨勢也會在BI策略中發揮一定的作用。BI軟件供應商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就意味著組織會看到更多的降價、先進的功能和集成的分析應用。另外的一個趨勢是強化,這在最近宣布的Oracle收購Hyperion的計劃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最后,對于商業智能究竟是作為主體,還是一個服務的軟件的爭論正得到關注。
Hostmann談到的其他的一些技術趨勢包括內存中的分析處理、讓商業智能有效的面向服務的軟件架構(SOA),文本挖掘,元數據倉儲,集成搜索,實時績效管理,關鍵數據管理,企業信息管理,商務活動監控和開源商業智能等等。(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