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軟件界面是人與計算機之間的媒介。用戶通過軟件界面來與計算機進行信息交換。因此,軟件界面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應用系統的性能能否充分發揮,能否使用戶準確、高效、輕松、愉快地工作,所以軟件的友好性、易用性對于軟件系統至關重要。目前國內軟件開發者在設計過程中很注重軟件的開發技術及其具有的業務功能,而忽略了用戶對軟件界面的需求,影響軟件的易用性、友好性;對界面設計的研究也集中在界面設計技術、設計手段上面。軟件開發人員在設計時以經驗為參考依據,缺乏對實際用戶需求的了解。而軟件的友好性、易用性同用戶特征緊密相聯,同樣的軟件界面,不同用戶可能有絕然相反的評價。因此分析用戶特征、了解用戶需求和操作習慣,是開發軟件界面的必有步驟,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本文討論了一種界面需求分析的方法,意在探討研究如何完成針對系統所有用戶的界面需求定義,從而開發為用戶所接受的界面。討論該方法的目的在于幫助設計人員快速明確用戶的界面需求,讓用戶充分參與到界面需求分析中,從而在最終界面需求說明中體現用戶的思想,滿足用戶要求。
2、界面需求分析過程
2.1 界面元素
通常一個軟件界面的元素包括界面主顏色、字體顏色、字體大小、界面布局、界面交互方式、界面功能分布、界面輸入輸出模式。其中,對用戶工作效率有顯著影響的元素包括:輸入輸出方式、交互方式、功能分布,在使用命令式交互方式的系統中,命令名稱、參數也是界面元素的內容,如何設計命令及參數也很重要。影響用戶對系統友好性評價的元素則有:顏色、字體大小、界面布局等,這種劃分不是絕對的,軟件界面作為一個整體,其中任何一個元素不符合用戶習慣、不滿足用戶要求都將降低用戶對軟件系統的認可度,甚至影響用戶的工作效率,而使用戶最終放棄使用系統。圍繞界面元素所要達到的設計目的是讓最終用戶能夠獲得美感、提高工作效率、易于操作使用系統。
目前在界面元素的選擇、布局設計等方面的研究進行得較多,內容涵蓋了人機工程學、認知心理學、、美學、色彩理論等方面的探討。
2.2 用戶角色
界面需求分析必須圍繞用戶為中心,不同于客觀功能需求分析,具有很大的主觀性。雖然,界面設計人員可以按照通行的原則來設計,但是用戶個體的文化背景、知識水平、個人喜好等是千差百異的,其界面需求也是相差很大。不同的用戶,對軟件界面有不同的要求,表達自己要求的方式也盡不相同。而且用戶的界面要求通常不象業務功能需求那樣容易明確、有據可查、可以利用專門工具進行分析。多數用戶往往并不能提出明確的、全局的界面需求,其需求同自身主觀因素聯系緊密,是模糊、變化的。調查用戶的界面需求,必須先從調查用戶自身特征開始,將不同特征用戶群體的要求進行綜合處理,再有針對性地分析其界面需求。因此這里引出用戶角色這個概念模型。
用戶角色是指按照一定參考體系劃分的用戶類型,是能夠代表某種用戶特征、便于統一描述的眾多用戶個體的集合。用戶調查的目標是通過調查分析用戶特征,將每個不能建立模型的單一用戶歸納為集合,將用戶集合定義為角色模型,同時賦予不同的優先級別,了解記錄其界面需求。用戶的需求調查和其特征調查即用戶角色定義,往往同時進行。調查的方法有很多種,如直接交流、資料統計、表格調查等。用戶角色定義的原則是有代表性、同系統功能有關并有利界面的需求分析。一個用戶角色可能包括大量的用戶個體,他們對于界面的要求可以按照一定的界面模型進行定義。在一個軟件系統中,用戶角色定義時所依據體系可以多種多樣,一個單一用戶可以屬于不同參考體系下的不同用戶角色,但是一個用戶角色要求能夠代表一種界面需求類型。如收銀員就是按照用戶工作職位劃分出來一個用戶角色,如果按照操作計算機的熟練程度,屬于收銀員角色中的系統用戶又可以分為:熟練用戶、生疏用戶。
用戶角色定義就是人機工程學理論在軟件開發過程中的一種應用。用戶角色的確定可以根據系統需求方提供的用戶資料和行業經驗,如美學觀念、用戶計算機水平、用戶工作內容等對用戶進行初始角色定義,然后在需求調查過程中進行修正擴充。
之所以要定義用戶角色,是因為不同的用戶角色在需求分析過程中的需求目標不同,側重點也不同,甚至互相矛盾。在一個大型系統中,需求分析人員面對的用戶只能是眾多單一的用戶個體,他們的需求千奇百怪。只有明確了用戶角色,需求分析人員才能在紛亂復雜而又不甚明了的用戶要求中理出脈絡,依據用戶角色不同的優先級別,平衡眾多用戶需求中的矛盾,抽象出完整的GUI界面模型。
2.3 需求變化
我們知道用戶對于界面通常只能提出基本的要求,而且提出的要求也不一定科學,因此如何誘導用戶在項目進行中盡早明確自己的需求,是任何需求分析人員都會面臨的問題。
用戶根據自己想象中的理想系統向分析開發人員提出自己的要求。開發方實現目標后交給用戶,在系統實施運行后,用戶將實際目標系統同自己想象中的理想系統對比,同時目標系統的使用會刺激用戶修正想象中的理想系統,然后提出新的需求。由于軟件界面的評審因素同用戶的心理狀況、認識水平有很大關系,所以對于軟件界面,用戶只有在使用過之后才能知道是否符合自己的操作習慣,顏色、字體等界面元素是否滿足自己的要求,從而提出更明確的要求。
2.4 界面原型
由于在軟件開發前期,用戶的界面需求很模糊,甚至沒有自己的理想模型,用戶提出的要求就很難量化,結果很容易被需求分析人員忽略。因此在用戶角色定義完成后應用快速原型法來設計用戶界面,可以幫助用戶盡快完善自己的理想模型。
利用界面原型可以將界面需求調查的周期盡量縮短,并盡可能滿足用戶的要求?焖僭头ㄊ茄杆俚馗鶕浖到y的需求產生出軟件系統的一個原型的過程,其主要好處是可盡早獲得更完整、更正確地需求和設計。利用界面原型,用戶可以很感性地認識到未來系統的界面風格以及操作方式,從而迅速作出判斷:系統是否符合自己的感官期望,是否滿足自己的操作習慣,是否能夠滿足自己工作的需要。需求分析人員可以利用界面原型,誘導用戶修正自己的理想系統,提出新的界面要求。
因此,界面需求分析的步驟可為:確定所涉及的界面元素,分析用戶特征并定義用戶角色,依據用戶角色的界面需求設計界面原型并不斷改進完善。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