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久以前,敏捷開發方法,例如極限編程(eXtreme Programming,XP)、動態系統開發方法(Dynamic Systems Development Method,DSDM),或 Scrum 作為新的且稍微有爭議的軟件開發項目的交付方法被引入。如今,敏捷開發實踐,例如迭代開發、測試驅動的開發,和持續的集成成為了普遍現象,并且人們已經接受并采用它們作為另一種軟件開發的方法。不論您的看法或經驗是什么,您不能否認的是,敏捷開發項目可以并且已經證明能夠成功,準時,并按照預算交付功能。
本文討論了敏捷開發的具體方面 —— 敏捷軟件配置管理,或簡稱“敏捷 SCM”的概念,一個精心設計的輕型 SCM,可以由軟件開發項目使用和實踐敏捷開發方法。作為此討論的一部分,我還將關注企業級 SCM 工具集,例如 IBM Rational SCM 工具集,能夠如何實現,以支持敏捷項目。
敏捷開發
大多數敏捷開發方法所共用的方法是讓用戶或客戶直接參與并與之交流,并且在頻繁的,短期的迭代(典型的為二到十二個星期)中進行功能開發。典型的是,在每個迭代的開始,敏捷團隊會與客戶商談來確定新的特性或變更請求。這些由開發人員進行估計,并且隨后,由客戶為下一次迭代設置優先級,如圖 1 中所示。任何還沒有在迭代中實現的特性或變更請求將與所有新的請求一起保留下來,并且由客戶為下一次迭代重新設定優先級。允許開發人員致力于當前迭代的請求,或者在必要時重構并簡化現存的代碼。這樣做的意圖是,保持設計的簡單,并且防止不必要的特性膨脹。代碼還是不斷地集成的,并頻繁地以很小的單位進行實現、測試及提交,這可以利用在提交時刻調用的自動化構建過程來檢查集成錯誤。
圖 1:在每個迭代的開始,敏捷團隊會與客戶商談來確定新的特性或變更請求。這些由開發人員進行估計,并且隨后,由客戶為下一次迭代設置優先級。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