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統一測試用例編寫的規范,為測試設計人員提供測試用例編寫的指導,提高編寫的測試用例的可讀性,可執行性、合理性。為測試執行人員更好執行測
試,提高測試效率,最終提高公司整個產品的質量。
2、 范圍
適用于集成測試用例和系統測試用例的編寫,現在編寫用例的輔助工具為TestDirector 8.0。
3、 術語解釋
集成測試:
集成測試是在軟件系統集成過程中所進行的測試,其主要目的是檢查軟件單位之間的接口是否正確。
系統測試 :
系統測試是對已經集成好的軟件系統進行徹底的測試,以驗證軟件系統的正確性和性能等滿足其規約所指定的要求,檢查軟件的行為和輸出是否正確并
非一項簡單的任務,它被稱為測試的“先知者問題”。
4、 測試用例原則
4.1 系統性
1. 對于系統業務流程要能夠完整說明整個系統的業務需求、系統由幾個子系統組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2. 對于模塊業務流程要能夠說明清楚子系統內部功能、重要功能點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4.2 連貫性
1. 對于系統業務流程來說,各個子系統之間是如何連接在一起,如果需要接口,各個子系統之間是否有正確的接口;如果是依靠頁面鏈接,頁面鏈接
是否正確;
2. 對于模塊業務流程來說,同級模塊以及上下級模塊是如何構成一個子系統,其內部功能接口是否連貫;
4.3 全面性
1. 應盡可能覆蓋程序的各種路徑
2. 應盡可能覆蓋系統的各個業務
3. 應考慮存在跨年、跨月的數據
4. 大量數據并發測試的準備
4.4 正確性
1. 輸入界面后的數據應與測試文檔所記錄的數據一致
2. 預期結果應與測試數據發生的業務吻合
4.5 符合正常業務慣例
1. 測試數據應符合用戶實際工作業務流程
2. 兼顧各種業務變化的可能
3. 要符合當前業務行業法律,法規。
4.6 仿真性
人名、地名、電話號碼等應具有模擬功能,符合一般的命名慣例;不允許出現與知名人士、小說中人物名等雷同情況。
4.7 可操作性
測試用例中應寫清測試的操作步驟,不同的操作步驟相對應的操作結果。
5、 測試用例主要元素
標準規范中包含的主要元素如下:
測試名稱(Test Name):測試用例編號和測試用例名稱。
創建日期(Creation Date):測試用例創建時間,系統自動產生。
設計人員(Designer):測試用例設計人員
狀態(Status):測試用例狀態
描述(Descrīption):測試用例詳細描述
步驟名稱(Step Name):測試步驟名稱
步驟描述(Step Descrīption):測試步驟詳細描述。
預期結果(Expected Result):測試預期結果。
6、 測試用例編寫規范
1. 對于每個功能,從類型1至類型N依次撰寫相應用例
2. 對于不滿足要求的非常規類型,可以不寫相應的用例
3. 對于邊界、空值、格式錯誤、溢出這幾個類型,一個功能如有多個數據項測試類型相同,則可以放在一個用例里
4. 測試用例均為最小的用例覆蓋要求;對于沒有提及的用例類型,視業務需求情況,撰寫相應用例
5. 在測試過程中,輸入數據可在測試用例規定的范圍內做一定變化
6.1 常規的測試用例:
1. 對于一個功能一個模塊(頁面),每個數據項輸入或選中典型的取值,生成一個用例
2. 對于一個功能多個模塊(頁面),多個模塊(頁面)一起生成一個用例
3. 對于多個功能一個模塊(頁面),每個功能生成一個用例
4. 每個功能操作需覆蓋,如刪除對話框點擊確定、取消分別生成2個用例步驟。
5. 輸入框測試,在允許范圍內盡可能覆蓋多的字符類別,如中文、英文、數字等
6. 對于每個功能點,必須通過一組(一個或多個)用例滿足其業務覆蓋:對于某條記錄的每個狀態,對于能進行的每個操作,都生成一個用例(即對
業務功能流程中的每個角色,每個功能操作,生成一個用例)
6.2 初始化的測試用例:
進入功能模塊(頁面)后,某些控件會初始化填入數據,生成一個用例確保所有的初始數據正確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