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說明:
一、本試卷針對每一個問題提供四種可能的答案:"是,否,不適用,不知道"
如果某種實踐被明確建立并有效實施時,請選擇"是",注意,實施必須和 標準操作規則一致;
如果某種實踐未被確立或有效一致地實施,請選擇"否",注意,該答案包括實踐被經常執行但偶爾因種種原因被忽略或任意更改的情況;
如果某種實踐或項目的提問是你所能理解,同時根據你對此問題的只是認為該提問不適用于你的狀況,請選擇"不適用"例如,你從為和子承包商協作,那么,子 合同管理的整個內容就可能不適用于你的項目;
如果你對所提的問題不能理解或不具備該方面的知識,請選擇"不知道"。
二、每個提問只能選擇一個答案。
三、請仔細閱讀并回答所有問題。
一、組織過程焦點
建立起軟件組織對軟件過程活動的責任,包括促進和保持對軟件過程的了解、協調、制定、維護、評估和改進這些過程的活動,軟件組織將對改進組織的整體軟件過程能力提供持續的支持。例如,通過成立 軟件工程過程組來協調軟件過程的制定和維護。
1.在整個組織中。制定和改進軟件組織的以及軟件項目的過程的活動是否協調(例如,由軟件工程過程組來執行)?
2.軟件組織的過程是否接受定期的評估?
3.軟件組織是否遵循文檔化了的定義和改進組織過程計劃?
4.高層管理是否推動整個組織的過程的制定和改進活動(例如,建立長期計劃、承諾 資源和資金的投入)?
5.是否有一個或多個成員投入全部或部分時間來負責軟件過程活動的開展(例如,一個軟件工程過程組)?
6.是否用測量方式來確定軟件組織制定和改進過程的活動(例如,軟件過程評估和改進所投入的工作量)?
7.高層管理是否定期參與為制定和改進軟件過程所作工作的評審?
二、組織過程定義
開發和維護一組便于運用的軟件過程資源并使其能促進各項目組之間過程的性能,為軟件組織所積累的長期能力打好基礎。包括定義和維護軟件組織的標準過程及相關的過程資源,例如,軟件生命周期的描述,過程調整準則,軟件組織過程數據庫和文檔庫。
1.軟件組織是否已制定并維護一套標準的軟件過程?
2.軟件組織是否收集并舉審查該組織標準軟件過程運用的信息,使其得到應用(例如,有關軟件規模、成本和工作量的預計值以及實際值、生產效率數據、有關質量的度量)?
3.軟件組織是否遵循關于制定和維護其標準軟件過程和相關過程資源的書面規則(例如,對經過批準的軟件生命周期的描述)?
4.制定和維護軟件組織的標準過程的成員是否接受過必須的 培訓?
5.是否用測量方式來確定定義和維護軟件組織標準過程的活動狀況(例如,項目進度里程碑的狀況和過程制定的成本)?
6.制定和維護軟件組織的標準過程的活動及產品經過軟件質量保證的復查和審核?
三、培訓活動
培訓并提高軟件組織成員的技能和知識,使他們能正確地,高效地履行職責,包括明確軟件組織,軟件項目和個人的培訓要求并開展培訓以滿足需求。培訓方式包括非正式的技能傳授(例如,接受咨詢和在職培訓)和正式的技能傳授(例如,課堂學習和有指導的自學)。選擇什么樣的培訓方式應根據與實現的技能的特性而定。
1.是否有對培訓活動的計劃?
2.是否為執行軟件組織的管理和技術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提供培訓?
3.軟件項目和其他與項目組有關的成員是否接受了與其職責所需的培訓?
4.軟件組織為滿足培訓需要,是否遵循書面的培訓規則?
5.軟件組織是否為執行培訓計劃準備有足夠的資源(例如,資金、軟件工具、培訓設施)?
6.是否用測量的方式來確定培訓活動的質量?
7.高層管理是否定期參與對培訓活動的審評?
四、集成軟件管理
將軟件工程活動和管理活動集成為一個協調的、定義好的軟件過程,該過程對軟件組織的標準過程和相關過程資源進行調整而得來的。包括制定項目的軟件過程并依此定義好的過程去管理軟件項目。軟件項目的定義過程是軟件組織的標準過程經調整后的版本,這種調整或截減是為了使普遍的標準過程適合于每個項目的具體特性,軟件開發計劃基于項目的定義過程來說明如何實施和管理項目的定義過程的相關活動。
1.是否通過調整軟件組織的標準過程來制定項目的定義過程?
2.是否按項目的定義過程對項目進行規劃和管理?
3.軟件項目是否遵循了軟件組織要求使用標準過程來規劃和管理項目的書面規劃?
4.負責調整軟件組織的標準過程來制定項目的定義過程的成員是否接受過相應的培訓?
5.是否用測量的方法來確定集成軟件管理活動的成效(例如,重新規劃的頻率、原因和數量)?
6.管理軟件項目的活動和產品是否受到軟件質量保證的復查和審核?
五、軟件產品工程
一致地執行一個定義好的過程,該過程集成了全部軟件工程活動,以利于正確而高效地生產合格一致的軟件產品。軟件產品工程包括采用項目定義過程和合適的技術及工具去實施維護工程活動,這些工程活動包括:分析軟件的系統需要、開發軟件的體系結構、設計并編程、測試軟件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
1.是否按照項目的定義過程生產軟件產品?
2.各軟件產品之間的一致性是否得到保持(例如,從軟件需求、設計、編程一直到測試用的文檔始終保持追蹤)?
3.項目是否遵循軟件組織的有關軟件工程活動的書面規則(例如,運用適當的技術和工具來生產和維護產品)?
4.是否為進行軟件工程活動準備足夠的資源(資金,有技能的個人,適當的工具)?
5.是否用測量的方式來確定軟件產品的功能和質量(例如,缺陷的數量,類型和嚴重性)?
6.軟件工程的活動和產品是否受到軟件質量保證的復查和審核(例如,是否進行所需的測試,是否對軟件需求,設計,編程和測試保持追蹤?
六、組際協調
為軟件項目組建立與其他項目組 溝通并相互支持的方式以使項目能正確有效地滿足客戶需要。包括各項目組一齊參與規劃對軟件系統的需求目標和執行計劃事項。項目組成員還會與客戶和終端用戶一齊制訂軟件系統的需求目錄和執行計劃,項目組的全部開發工作都應以這些制定好的需求,目標和計劃為基礎,其中,各方之間的約定或承諾即各方需遵守的,擬訂好的協議。
1.針對某一項目,項目組和其他相關工程組是否與顧客合作擬定系統需求?
2.項目組是否同意在總計劃中提出的項目承諾或約定?
3.項目組是否明確、追蹤和解決各組間的問題(例如,不協調的進度、技術 風險、系統層的問題)?
4.軟件組織是否有書面的規劃指導各工程項目組建立跨組協調組織?
5.不同的工程項目組所用的系統工具是否使有效的溝通和協調成為可能(例如,兼容的文字處理系統、數據庫系統、追蹤系統)?
6.是否用測量方式來確定組際協調活動的狀況(例如,項目組在支持其他組上所投入的工作量)?
7. 項目經理是否參加審評組?協調的定期的和事件驅動的活動?
七、同行評審
為了及早地高效地發現產品缺陷所進行的工作,它應使成員對軟件產品及其缺陷有更深入地理解。它是軟件同行為發現缺陷和更改缺陷來源對產品進行的系統檢查,接受檢查的產品在項目定義過程中被標明,其進度成為軟件項目規劃的一部分。
1. 對同行評審是否有所規劃?
2. 同行評審中發現的缺陷來源是否受到追蹤直至解決?
3. 項目是否遵循軟件組織關于同行評審的書面規則?
4. 參加同行評審的人員是否接受過所需的培訓?
5. 是否用測量的方式來確定同行評審活動的狀況(例如,同行評審次數、所投入的工作量、經過評審的產品數量以及這些數據與計劃的比較)?
6. 同行評審的活動和產品是否受到軟件質量保證的評審和審評(例如,是否進行了計劃中的檢查、是否追蹤了后續行為)?
CMM自測表解答
請閱讀并回答所有提問,每個問題只能選擇一項答案。針對每級自測結果,你可以以下方式確定是否通過該級能力成熟度水平。
1.所有提問你都根據企業的真實情況給予了回答。
2.在判斷你的選擇時,你所采納的標準是完全按照問題中所要求的標準來嚴格檢查你的企業是否執行了某項措施。
3.要達到某級標準,你對該級標準的所有提問都應該一致性地選擇"是"。
4.如果某項措施在你的企業中有類似的替代性措施,對該提問你可選擇"是"。
5.此自測表只是一份簡單的企業CMM水平自測的幫助提問單,它并不負責回答你的企業目前所具備的真實能力登記。不可用該自測表替代企業CMM水平預評估試卷與正式評估試卷。
6.針對任何提問你都可在本自測表末尾的評語處記錄下你的評估過程及發現的問題。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