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的基礎知識概要介紹[4] 軟件測試
五、軟件測試的心理學問題
。牐
1、程序測試的過程具有破壞性
。牐
人類的活動具有高度的目的性,建立適當的目標具有重要的心理作用。如果我們的目的是要證明程序中沒有錯誤,那我們就會不自覺地朝這個方向去做;也就是說,我們會傾向于挑選那些使程序出錯的可能性較小的測試數據。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要證明程序中有錯,那就會選擇一些易于發現程序所含錯誤的測試數據。而后一種態度會比前者給程序增添更多的價值。
。牐
測試的定義意味著程序測試的過程是具有破壞性的,其程度甚至達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社會上大多數人的人生觀是建設性的,而不是破壞性的。人們傾向于創造一個物品,而不是輕易毀壞?個物品。因此,程序壞?個物品。因此,程序測試的破壞性的定義使人們對程序測試工作望而生畏。程序測試定義還隱含著如何設計測試情況(測過數據),以及應該由誰和不應由誰來測試一個給定程序等等觀點。
。牐
心理學研究還告訴我們,當人在干一件已經知道是不合適的或不可能做到的事時,往往做得不好。例如:如果讓一個人在15分鐘解出一個刊登在星期曰《紐約時報》上的交叉填字字謎,10分鐘后我們會看到這人幾乎沒一點進展,因為他會感到實際上不可能做到而放棄自已的努力。然而,如果我們要求花4小時解出這題,那也許就會看到他在開頭的10分鐘內有較大的進展了。把程序測試定義為在程序中找出錯誤的過程,就使測試成了可以做到的任務,從而克服了心理上存在的問題。
。牐
另一個令人煩躁的問題是即使程序完成了預期要求,仍可能含有錯誤。也就是說,如果程序不按要求工作,它顯然有錯,但是如果程序做了不要它做的事,它也有錯。
。牐
2、程序員應避免測試自己的程序
。牐
開發者被指定測試自己的代碼是一件很糟糕的事。開發和測試生來就是不同的活動。開發是創造或者建立什么東西的行為,一個模塊或者整個系統。而測試的唯一目的是證明一個模塊或者系統工作不正常。這兩個活動之間有著本質的矛盾。一個人不太可能把兩個截然對立的角色都扮演的很好;谶@個想法,應該限制開發者在測試中的參與。給他們比較合適的任務是進行有可能的最低層的測試--單元測試。不同當一個程序員在完成了設計,編寫程序的建設性工作后,要一夜之間突然改變他的觀點,設法對程序形成一個完全否定的態度,那是非常困難的。許多戶主都知道,揭掉糊墻紙(破壞性過程〉是不容易的,若糊墻紙原先是由他而不是別人貼上的,他幾平會感到難以忍受的沮喪。所以,大部分程序員都由于不能使自己進入必要的精神狀態(不是抱著要揭露出自己程序中錯誤的態度),因而不能有效地測試自己的程序。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