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從支持企業運營的一個組成部分發展到成為促進企業核心運營和服務的重要力量,企業網絡狀況的好壞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生產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網絡規模和復雜程度的提高,新一代高帶寬應用的出現和發展都使得網管人員的角色變得舉足輕重。一套智能化的網管工具會最大限度地把網管人員從繁雜的工作中解脫出來,降低網絡管理和維護成本。
我們都知道網管包括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計費管理五大部分。其實,這主要是針對電信運營網絡而言的。對于企業計算機網絡來說,一般不需要計費管理,安全管理則屬于計算機安全建設領域,所以網管基本包括配置、故障和性能管理三個方面。目前,市場上各種網管產品主要是針對網絡故障管理和網絡性能管理這兩個方面的。網絡故障管理主要側重于實時的監控,而網絡性能管理更看中歷史分析。它們不能代替管理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能協助管理員監視網絡、采集數據,及時報告問題,形成統計報表。
在記者對幾個主要網管平臺軟件廠商技術人員的采訪過程中,感受到網管軟件的智能化也是圍繞著如何能夠更好地解決故障和性能管理問題進行的。
利用經驗這筆財富
網管軟件的重要作用就是能根據某些故障判斷出根源所在或者依據某些現象對即將發生的問題提出預警,而這種判斷或預測的準確與否往往取決于網管軟件能否擁有強大的知識庫或專家庫,也就是經驗的積累。隨著技術的發展,一些廠家也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力圖把專家系統、人工智能系統、神經元技術帶入網絡故障和性能管理領域,使網管系統逐步具備分析決策能力。
據HP軟件部市場經理初明介紹,網管軟件通過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收集起來的日志信息需要進行過濾,因為絕大多數日志沒有意義,HP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通過對以往事件的分析過濾掉無關日志信息,通過特定的數據模型或專家庫進行事件相關性分析,從而自動解決某些問題。當一個設備發生故障時,會產生數百個事件。HP OpenView Network Node Manager的事件關聯技術(ECS)并不會因為需要跟蹤多個相關的事件而讓網管員疲于奔命,而是會排列事件的順序,為您網管員提供高級警報,在其中指出該故障在網絡中的根源。
IBM Tivoli技術銷售經理劉詠梅告訴記者,最佳經驗是Tivoli網管產品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Tivoli還提供了資源模型,可以智能化地判斷單點故障問題,有效解決事件風暴,通過相關分析自動地實現這種功能,其中專家庫也起了核心重要作用。IBM Tivoli 軟件的“最佳實踐方案”是在市場上擁有成功追蹤記錄的可靠的、可重復的程序。利用這種經驗來確保解決方案的實施可以預測而且可靠。
自我管理和基于策略的管理
我們知道現在網絡在強調自愈能力,其實網管軟件也同樣需要這種能力,CA中國公司產品經理謝春穎告訴記者,以往用戶利用網管軟件主要是完成管理、監控任務,今天網管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它能夠根據業務情況進行自我調節,將網絡和業務統一到一起進行管理。
IBM Tivoli當然更是在其隨需應變的策略中將自主運算作為一大特性提出來,IBM認為自主計算的本質是通過使技術更智能化地工作來解放 IT 專業人員,使他們將精力集中在完成具有高價值的任務上。它是指系統自我管理,并視業務政策和目標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以適應變化的能力。與通常由 IT 專業人員來啟動管理活動不同的是,系統會對自身情況實施監控,并執行相應的管理活動。用劉詠梅的話來說就是,Tivoli網管軟件將會發展成像人的神經一樣實現自主管理,自主運算的自我配置、自我優化、自我保護、自我修復四個特征已經嵌入到Tivoli的26個產品之中,尤其是Tivoli還專門推出了自主運算引擎供第三方合作伙伴來使用,它們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產品的自我管理能力。
這種自我管理的智能化特性對網管人員來說,只要把用戶情況、設備情況以及用戶與網絡資源之間的分配關系輸入網管系統,系統就能自動地建立圖形化的人員與網絡的配置關系,并自動鑒別用戶身份,分配用戶所需的資源,同時,整個企業的網絡安全得以保證。
因為不同應用、不同級別的用戶群所擁有的帶寬,所獲得的服務質量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通過網管軟件進行策略配置來實現這種不同優先級的資源分配。
以業務服務為導向
業務與網絡管理以前是很少在一起談論,而如今各大廠商包括IBM、CA、HP和BMC等都紛紛將業務服務納入到網管的范疇之中。隨著用戶對計算機系統要求的提高,網絡管理已經不再僅僅面向管理員,提供輔助工具。它必須向最終用戶負責,準確衡量和描述整個計算機系統和支持維護部門所提供的服務水平。提供全面、準確的系統總體服務水平報告是網管軟件的發展趨勢。
CA公司的On Demand管理策略深刻反映了這一點,CA的謝春穎告訴記者,網管軟件不會再以是否存在故障作為衡量標準,而是以業務服務水平作為界定的原則,改變過去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管理思路,通過服務訂購方式根據服務水平將資源動態分配給用戶,這種以服務為導向的方法將會大幅度提升用戶的IT 管理流程和效率。
IBM Tivoli的 BSM(業務服務管理)將IT與業務緊密地聯系起來,劉詠梅認為,如今企業中的IT人員,其中有80%屬于IT支持人員,大多都處于被動地位,將IT與業務結合起來,會增加IT為業務所帶來的價值,提升IT部門的地位,F在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認可業務服務管理,Tivoli已經有BSM項目在銀行進行實施。
HP也同樣認可業務服務管理的重要性,初明認為,網管在IT架構中的作用日趨明顯,同時它與業務的關聯性也在逐漸加強。因為最終用戶所了解的僅是業務服務,但實際上這是要通過IT服務管理來進行保障的。HP非常強調流程化管理的理念,結合ITSM(IT服務管理)流程化方法定義IT服務,將規范的事件流程化,這樣網管軟件就可以按照流程自動化處理故障,更好地實現業務與IT之間的聯動。
我們從上面所提到的網管軟件的智能化特性就可以看到在使企業IT部門的反應速度大大加快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標準化、流程化思路提高IT服務水平,將IT與業務更緊密地結合起來,使IT更好地為業務部門服務。
編看編想
智能不是萬能的
■潘永花
現在,很多用戶已經建好網絡基礎設施,信息系統建設也日臻完善,在這之后,管理網絡和系統都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在與幾位專業人士溝通的過程中,記者感受到國內網管水平依然還處于初級階段,依賴設備廠商提供的管理工具依然是應用的主流,但可喜的是很多項目伊始已將網管列入考察網絡方案的主要衡量指標,這也表明用戶已經從注重新技術、新名詞變得更為成熟,因為它們越來越認識到網絡、系統建設的后續維護成本是相當高昂的。網管軟件的應用水平與企業信息化的水平也是相類似的,象金融、電信這種信息系統建設比較成熟的行業網管水平也相對較高。
那么,是否選擇了智能化的網管軟件,網管員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其實不然,智能化網管軟件雖然在某些方面可以實現自動化處理,不需要網管員干預,但這并不意味著網管員不再需要懂得各種網絡設備的特性、配置和部署。在網管系統的幾個主要方面中,尤其是配置管理方面,網管平臺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主要還要依靠網絡設備自帶的配置管理軟件或通過超級終端使用命令行來進行詳細配置,因此網管員對網絡產品、網絡協議和標準的了解還是十分必要的。
同時,網管平臺的網絡故障管理雖然能夠自動發現、生成和維護網絡拓撲結構,形成網絡模型,但模型的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管理員的水平,因為網絡設備的種類過多可能造成其中有些設備或拓撲的識別不一定完全正確,有可能有終端用戶私自改變網絡連接的情況,這都需要網管員參與將錯誤的模型更正過來。
還有一點,網管軟件廠商需要提升的地方就是滿足中國用戶的一些個性化需求,比如用戶對報表或統計要求與網管軟件本身所提供的格式有一定差異,因此需要第三方軟件廠商為用戶在網管軟件基礎上做一些二次開發或定制化的工作。
我們要依靠網管軟件,但并不能盲目相信它,網管員在享用網管軟件智能化的同時,同樣需要擁有專業的網絡知識和經驗。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