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爭議
IT業的離岸外包如今正逐漸升級,相關人士呼吁,這一動向理應引起美國有關決策機構的關注。
最近,離岸外包問題果真引發了極大的爭議。新澤西州的議員準備通過一項議案,限制與該州政府有供應關系的公司把工作轉移到海外。而聯邦政府電子政府與信息技術辦公室的政策分析師David Muzio稱,聯邦政府不會考慮把項目外包到海外,也禁止其承包商這樣做。
IDC預測,到2007年,美國所消費的IT服務中有23%將來自國外的供應商。而研究公司Forrester也在去年發布報告稱,美國到2015年將有330萬工作機會轉移到海外,其中以IT服務工作為甚。而據印度的國家軟件與服務協會提供的數據,印度的IT服務市場從1997年到2002年保持了56%的年均增長,去年又增長了22%。
上述議案美國的方案提供商面臨著一個大難題,提供開發服務的方案提供商更是如此。如果要招募員工從事編程工作或與呼叫中心相關的工作,雇傭海外勞工當然更加節省成本。研究公司Yankee Group提供的數據顯示,根據工作性質和所需技能的不同,采用海外勞工可降低20%到70%的成本。
不過,雖然美國政府有理由限制IT企業的離岸外包,但鑒于海外的人力成本確實要低于美國,這些限制措施無法從根本上杜絕這一現象。更何況,離岸外包確實符合自由市場的理念。隨著經濟的逐步復蘇,方案提供商更應該致力于提供高端的增值服務。在此過程中,將創造出更多的新工作崗位,以代替轉移到國外的工作機會。(黃夢)
得不償失
美國公司把IT工作轉移到海外的趨勢愈演愈烈,嚴重損害了美國勞工的利益。一種觀點認為,事實上,在美國國內也能找到節省成本的方法,不一定非要把工作外包到海外。
離岸外包往往能引發多種問題,包括安全、語言障礙和時差等問題。鑒于此,這種模式其實是得不償失的。對各企業的高層人士來說,應該在美國國內考慮解決問題的辦法。
離岸外包已成為美國IT業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其嚴重性可由以下幾點看出:
● 據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到2004年底,美國年收入超過1億美元的公司中將有40%的企業尋求離岸外包。
● Gartner還預測,到2004年底,美國1/20的IT職位將轉移到海外。
● 據研究公司Forrester預測,未來10年內美國將有300萬以上的白領職位轉移到海外,其中有50萬是IT職位。
● 研究公司Foote Partners LLC則發現,2003年上半年美國認證IT職員的工資水平下降了4.1%,而全年則將下降6%。該公司還發現,這部分減少的費用被用到離岸外包上。
部分人士表示,當前離岸外包的趨勢實際上是勞動力市場的正常轉移,體現了自由資本主義的原則。他們指出,一些企業通過離岸外包節省了開支,整體經濟形勢也隨之得到改善。這樣,離岸外包雖然損失了部分工作職位,但經濟形勢好轉又將創造出新的工作職位。按照這個理論,目前眾多富有經驗的美國IT人士將不得不改行,同時降低自己的薪資要求。這對IT從業人員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
離岸外包縱然可以被描述成“正常市場轉移”,卻不能保證損失的工作機會和薪資水平會得以恢復。事實上,美國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制造業工作崗位轉移到海外后,再也沒有恢復過,這給美國的藍領階層造成了很大打擊。
實際上,把工作機會轉移到印度、中國等地,所節省的費用遠遠不及人們通常的想象。離岸外包意味著要在海外部署基礎設施,意味著大量的出差和培訓,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所節省的費用。
此外,離岸外包還直接或間接的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以下將列舉幾例:
● IT安全問題。使用海外員工會引起諸多安全問題,包括知識產權侵害問題和商業機密泄密等。
● 業務延續性問題。中東和東南亞存在著恐怖主義組織,美國企業如果把工作外包到當地的話,將面臨著因恐怖襲擊而造成業務中斷的危險。而諸如印巴沖突這樣的政治事件也會給外包到當地的業務造成沖擊。
● 客戶的信任問題?蛻艉芸粗財祿陌踩。如果IT企業把工作外包到海外,將很難使客戶或潛在客戶相信數據是絕對安全的。
如今,的確應該謹慎對待離岸外包了。其實有很多辦法既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又不會減少員工的工作機會。RTTS和SoftSol等公司在這方面有很好的實踐,把工作外包給了美國國內的企業。其它公司的高層們是否也要學習這兩家公司的做法呢?畢竟,很多美國家庭都依賴于家人所從事的這些IT工作。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