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磁盤I÷O分析方式
(1)計算梅磁盤的I÷O數
每磁盤的I÷O數可用來與磁盤的I÷O能力進行對比,如果經過計算得到的每磁盤I÷O數逾越了磁盤標稱的I÷O能力,則說明白實存在磁盤的性能瓶頸。
每磁盤I÷O計算方式
RAID0計算方式:(Reads +Writes)÷Number of Disks
RAID0計算方式:(Reads +2×Writes)÷2
RAID0計算方式:【Reads +(4×Writes)】÷Number of Disks
RAID0計算方式:【Reads +(2×Writes)】÷Number of Disks
(2)與Processor、Privileged Time 合并進行分析
如果在Physical Disk 計數器中,只有%Disk Time 對比大,其他值都對比適中,硬盤可以會是瓶頸。若幾個值都對比大,且數值延續逾越80%,則可以是內存泄漏。
(3)根據Disk sec÷Transfer進行分析
一般來說,定義該數值小于15ms為Excellent,介于15~30ms之間為良好,30~60ms之間為可以排匯,逾越60ms則需要推敲更換硬盤或是硬盤的RAID方式了。
4、過程分析方式
(1)檢討過程的%Processor Time值
每個過程的%Processor Time反映過程所消耗的處理器時間。用不同過程所消耗的處理器時間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具體哪個過程在性能測試過程中消耗了最多的處理器時間,從而可以據此針對應用進行優化。
(2)檢討每個過程發生的頁面熟效
可以用每個過程發生的頁面熟效(通過PRCESS、PAGE FAILURES÷SEC計數器獲得)和系統頁面熟效(可以通過MEMORY、PAGE FAILURES÷SEC計數器獲得)的比值,來判斷哪個過程發生了最多的頁面熟效,這個過程要么是需要大批內存的過程,要么是非常生動的過程,可以對其進行重點分析。
(3)了解過程的Process÷Private Bytes
Process÷Private Bytes是指過程所分配的無法與其他過程共享的以后字節數量。該計數重視要用來判斷過程在性能測試過程中有無內存泄漏。例如:對于一個IIS之上的 WEB應用,我們可以重點監控inetinfo過程的Private Bytes,如果在性能測試過程中,該過程的Private Bytes計數器值始終增加,或是性能測試停止后一段時間,該過程的Private Bytes仍然延續在高水平,則說明應用存在內存泄漏。
注:在UNIX÷LINUX系統中,對應的指標是Resident Size
5、網絡分析方式
網絡分析是一件技術含量很高的義務,在一般的組織中都有專門的網絡管理人員進行網絡分析,對測試工程師來說,如果懷疑網絡是系統的瓶頸,可以要求網絡仍有來寫真進行網絡方面的檢測。
Network Interface、Bytes Total÷sec為發送和排匯字節的速率,可以通過該計數器值來判斷網絡鏈接速度是否是瓶頸,具體操作方式是用該計數器的值和目前網絡的帶寬進行對比。(備注:網絡分析方式用到的計數重視要有:Network Interface、Bytes Total÷sec)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