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博客
    • 軟件測試視頻
    • 開源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論壇
    • 軟件測試沙龍
    • 軟件測試資料下載
    • 軟件測試雜志
    • 軟件測試人才招聘
      暫時沒有公告

    字號: | 推薦給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信息化觀察:信息化需要精耕細作

    發布: 2007-6-13 20:05 | 作者: admin | 來源: | 查看: 14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領測軟件測試網

    大約三年前,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就業市場找一份現代化企業的工作,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是必不可少的;而現在,那些要求越來越少,許多企業甚至不再要求。2005年夏秋之際,在紐約舉行的一次信息技術研討會發布的一組統計數據說,2005年第一季度,美國企業勞力市場給予沒有信息技術證書的人員的工資待遇增加了2.8%,而給予有證書的人員的待遇只增加了0.6%;就過去一年而論,沒有信息證書的人員的工資待遇增加了3.6%,而有證書的人員的待遇增加了2.9%。沒有信息技術專業知識證書的勞力明顯地更受社會和企業的歡迎。

    分析家說,發生這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企業信息化層層深入到了“精細化”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粗放階段或起始階段,例如一般數據庫建立和電子商務門戶網站作業;第二階段:系統化階段,例如ERP(企業資源計劃)和CRM(客戶關系管理)等裝備的實施;第三階段:精細化階段,例如MES(制造執行系統)普及落實,深入到“按需供給、精 耕細作”的所有環節操作。

    這樣一來,員工用戶僅需要安全操作等知識、而不必具備了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后才能享用信息化的成果。正如西方俗話所說:戴表的人只需要看看表就能知道時間,而不必當個瑞士鐘表匠才能使用鐘表,正如開車的消費者不必是機械動力工程師一樣。

    所謂MES執行系統的“按需供給、精耕細作”,就是企業能通過信息化設備及手段、按照每個具體客戶的每份定單合同來準確及時地做好計劃安排和調度所有環節的產銷活動,使企業的產銷過程有機地合成一個整體,同時,每個具體產銷步驟的管理詳細內容都可隨時集中到企業決策層和調度層,以保證企業能以最好的質量、最低的成本和最短的時間來完成定單合同。

    工藝性強、流程自動化程度要求高和客戶多種多樣的鋼鐵企業和石化企業,集中體現了企業信息化要“按需供給、精耕細作”的重要意義。例如,科研機構需要某種特殊材料,其性能復雜而數量不大;同時,汽車廠商可能需要性能比較單一而數量很大的材料。要保質保量和按時為截然不同要求的客戶都做到服務到家,企業就必須在材料進出、爐次焦次、冷熱處理、壓軋成型和質量監測等等每個環節、每一分鐘和每個員工的具體操作方面,都做出整個企業的計劃安排和靈活機動而又及時準確的調度,而且,這些環節象許多互相咬合的齒輪一樣,一個齒輪是否正常運轉、整個企業都能獲得反饋和做出反應。這樣的信息化裝備特別需要“精耕細作”,而所謂“網絡新概念”、一般數據庫建立和電子商務門戶網站、甚至ERP(企業資源計劃)等裝備,都難以勝任或難以滿足要求。

    MES執行系統的普及落實,是企業信息化的具體深入和必不可少的務實階段。正由于它是非常具體深入的“精耕細作”的信息化,所以,一旦實現,員工用戶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本專業操作方面,而不必在非本專業的信息技術方面支付更多消耗。正如一些分析家所說,信息化專業人員在“后臺”把該做的和能做的都做到家了,因此,在“前臺”的員工就可以從容不迫地使用信息化設備和更高效地完成各項作業了。

    2000年前后,美國、德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的主要企業開始普及落實MES執行系統。這對信息技術、特別是對軟件產業的專業化、模塊集成和標準化數據共享等方面,提出了相當高的質量要求和靈活性要求。經過數年企業信息化MES的普及落實發展,美國、德國和英國又在全球市場取得了軟件產業和數據管理的領先地位。

    近些年來,在中國企業界,鋼鐵企業和石化企業率先開始了普及落實MES執行系統。前不久,在一次企業信息化會議上,中國鋼鐵工業信息統計部主任、中國企業信息化業內知名專家漆永新先生報告說,中國鋼鐵企業中,有23家企業已經上線落實MES執行系統,它們的鋼產量占全國總數的34.2%;正在開發有10家;兩項合計,占全國鋼產量的50%以上。那些實現了MES執行系統的企業,其信息化精細程度很接近甚至幾乎相當于美國、德國和英國的同行企業。這個發展,使相當數量的大型鋼鐵企業在節約資源能源、工藝質量、成本效益、經營管理和產能合理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實效,在不同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企業僅僅是“世界加工廠”的地位、轉而開始走上了“科研設計領先”的制造業發展道路,信息化帶動制造業現代化的國策落實已經初見成效。

    這個發展趨勢,標志著中國企業信息化正在由“粗放”階段向“精細”階段過渡,也標志著中國國產軟件產業面臨著自主創新的新挑戰和新機遇,那些認為國產軟件沒有多大出路的看法是缺乏充分根據的。例如,僅MES執行系統所要求的“專業化”和“模塊集成”,就需要軟件服務廠商對本國的“國情”、客戶的“廠情”、甚至對“車間情”和“班組情”都要有非常透徹的了解,而做到這一點是外國軟件廠商難以跟國產軟件廠商相比的,將外國軟件包實行“漢化”或“本地化”的照搬照用的做法則更是幾乎無用武之地。換句話說,企業信息化的“精耕細作”迫使國產軟件產業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這不正是國產軟件產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嗎?同時,這個發展趨勢也說明,企業信息化的“精耕細作”不但能大大促進五中全會所提出的由“粗放消耗型”向“精細節約型”的社會發展模式的轉變,而且,也是這個戰略轉變的物質基礎。信息化工作要“精耕細作”的重要意義是非常明顯的,而鋼鐵石化企業為此提供了表率作用和許多有益的務實經驗。

    中國企業信息化向“精細”階段過渡的發展,也暴露了“大圖景”或“社會信息化”的許多問題。例如,MES執行系統要求“跟合同走”,即“按需供給”和把滿足客戶的需求放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首位,這就必須有標準化的數據共享?墒,許多國家標準還未能滿足“精細”需要,甚至有些標準還沒有充分建立。舉例說,同一個具體材料產品,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只有“粗放”內容而不夠“精細”,結果,在企業之間和企業與社會之間做數據處理的時候,僅“接口”環節就經常發生問題,需要相當程度的人工勞動做彌補,降低了信息化本應具有的良好效益。與此同時,有些機構總是樂意挑選那些可以在短期內為本部門帶來收益的標準建設工作,而對那些長期的、不一定給本部門而是給全國所有企業和社會帶來效益的標準建設工作,則過問極少;在有些地方,國家標準化的公共服務性質正在蛻化變質、成了為部門利益服務的工具。

    再比如,就社會而言,許多人對信息化的認識還處在“概念股上市”、一般數據庫建立和電子商務門戶網站的“粗放”階段;不少機構和企業的管理思想還處在封閉操作的水平、一搞信息化就自覺不自覺地走上了“割地為牢”和“各自為政”的道路;有些機構的一把手甚至把信息化看作“純技術”補充,沒有把它作為本機構如何從“粗放”發展模式向“精細”發展模式轉變的戰略措施看待。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中國的人口多和企業多,信息技術產品市場可能顯得很熱鬧,然而,整個社會的信息化卻象是“一盤散沙”,信息化的效益無法充分發揮出來。這給企業信息化的深化發展造成了很大制約。例如,MES執行系統要對合同過程實行全線即時跟蹤和及時反饋,需要企業和客戶之間實現無阻礙的網絡互動溝通,而這樣的溝通在許多情況下是通過社會網絡實現的。在社會信息化“粗放”和“一盤散沙”的狀態下,企業和客戶之間就難以做到無阻礙的網絡互動溝通,對合同過程的全線即時跟蹤和及時反饋就難以實現。無疑,這就制約了企業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反過來,企業信息化不到家也影響整個社會的信息化深入發展。這是一個“負面互動”的不利局面。

    可以說,中國的信息化事業正處在一個重要的關口:政府部門、各行各業和整個社會的信息化工作,如何學習借鑒鋼鐵石化企業信息化的務實經驗、從“粗放”轉向“精細”發展階段?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通過這個關口,那么,中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信息化實力差距將進一步擴大,逐年下滑的國家競爭力就可能進一步下滑。如果能及時有效地通過關口,那么,中國就有很大希望在不長的時間里大大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信息化實力差距,而且,還能為扭轉國家競爭力持續下滑的局面作出貢獻。由“粗放消耗型”轉向“精細節約型”社會發展、自主創新地發展企業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不但已經形成國策,而且,也作為重大項目列入了“十一五”規劃。國家戰略決策的定向定位是求真務實和非常清晰的,就看具體執行的政府各部門和各行各業的負責人、特別是一把手負責人,能不能確實高度重視和切實抓好由“粗放”轉向“精細”發展階段的信息化工作了。

    (責任編輯:銘銘 mingming_ky#126.com TEL:(010)-68476636)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關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 領測軟件測試網合作伙伴 | 廣告服務 | 投稿指南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領測軟件測試網)|領測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9號北京理工科技大廈1402室 京ICP備10010545號-5
    技術支持和業務聯系:info@testage.com.cn 電話:010-51297073

    軟件測試 | 領測國際ISTQBISTQB官網TMMiTMMi認證國際軟件測試工程師認證領測軟件測試網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