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CPC模式的大規模增長

隨著谷歌內容網絡(Content Network)(現在的品牌名字叫做展示網絡< Display Network>)的成功,很多發布商網站(publisher sites)都推出了類似的付費排行。早期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意識到當時的付款方式基本就是按點擊數付費(簡稱CPC)。
對廣告商來說,這是多了一個廣告選擇,而且在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一個便宜的選擇。由于CPC相對比較便宜,這樣也就會分散風險,結果也就導致廣告商的預算不會都進入谷歌的口袋。但是這樣的廣告目前也沒有谷歌搜索引擎或者是谷歌文本廣告那樣的覆蓋面。
這是一個有趣的廣告模式,很多廣告商(主要是零售和旅游)正在積極開發。很多發布商網站提供的廣告服務中目前最大的賣點是競價CPC,目前該模式大有削弱普通搜索引擎之勢,而且有可能切入谷歌所壟斷的內容空間之勢。
7. 搜索結果預覽將會繼續發展

隨著谷歌推出搜索結果預覽功能,搜索用戶目前在進入網站之前就可能瀏覽該網頁了。也就是說,他們在進入相關網站之前就會做出決定,相關網站的排名就要看網站內容或者功能如何了。
盡管,結果預覽通常包括一些內容碎片和整個頁面的抓屏,但是目前來看這些內容碎片還不是那么引人注意。結果就是,如果一個網站設計不能任由抓取的話,就只能看使用者的點擊率(Click-Through Rates),由此也將影響該網站的排名效果。
8. 目標預選、目標再選以及再營銷將大行其道

個性化的目標再選允許廣告商通過網絡上的個性化標示重新吸引失去的顧客。這個市場上最大的玩家包括Criteo、Struq、My Things Media 以及 adGENIE。甚至就是搜索引擎公司也都紛紛作出嘗試,比如谷歌的Remarketing以及雅虎的Smart Ads。
個性化目標再選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命題,以一種曲線的方式達到展示的目的。結果證明,個性化的目標再選能有效的促進點擊率,以及轉換率(conversion rate)的提高。
目標再選的動態本質以及靈活性意味著廣告商可以實時優化自己的廣告,并因此可以對客戶的真正需要作出反應,并使投入獲得最大產出。
Kimuyu指出,“目標再選模式將進一步促進在線搜索廣告市場的擴大——將會吸納更多的投資,并提供更多的機會”。
9. 快速響應代碼取代搜索

Greenlight預計,2011年快速反應代碼( Quick Response codes )將會在展示營銷中迅速崛起。
什么是快速反應代碼?快反代碼是一個“矩陣(matrix)”,或者說是很多移動電話都能解讀的2D條形碼?旆创a本身含有單一資源定位器(URL),如此廣告商就可以很輕松地通過點擊改變整個廣告。
10. 谷歌或將推出比較廣告

去年一年,谷歌把比較廣告( Comparison Ads )引入了MIX(AdWords程序的一部分)。在美國成功嘗試后,谷歌把比較廣告在英國市場推出。
現在,谷歌英國是在整個金融界推出標膠廣告的時候了,還有可能在旅游部門推廣。
原文鏈接:http://www.bi-me.com/main.php?id=50406&t=1&c=33&cg=4&mset=
譯文鏈接:http://tech.qq.com/a/20110131/000135.htm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