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中性能測試結果分析[2] 性能測試工具
二.監控指標數據分析
1.最大并發用戶數:
應用系統在當前環境(硬件環境、網絡環境、軟件環境(參數配置))下能承受的最大并發用戶數。
在方案運行中,如果出現了大于3個用戶的業務操作失敗,或出現了服務器shutdown的情況,則說明在當前環境下,系統承受不了當前并發用戶的負載壓力,那么最大并發用戶數就是前一個沒有出現這種現象的并發用戶數。
如果測得的最大并發用戶數到達了性能要求,且各服務器資源情況良好,業務操作響應時間也達到了用戶要求,那么OK。否則,再根據各服務器的資源情況和業務操作響應時間進一步分析原因所在。
2.業務操作響應時間: 軟件測試
分析方案運行情況應從平均事務響應時間圖和事務性能摘要圖開始。使用“事務性能摘要”圖,可以確定在方案執行期間響應時間過長的事務。
細分事務并分析每個頁面組件的性能。查看過長的事務響應時間是由哪些頁面組件引起的?問題是否與網絡或服務器有關?
如果服務器耗時過長,請使用相應的服務器圖確定有問題的服務器度量并查明服務器性能下降的原因。如果網絡耗時過長,請使用“網絡監視器”圖確定導致性能瓶頸的網絡問題
2-5-10原則:簡單說,就是當用戶能夠在2秒以內得到響應時,會感覺系統的響應很快;當用戶在2-5秒之間得到響應時,會感覺系統的響應速度還可以;當用戶在5-10秒以內得到響應時,會感覺系統的響應速度很慢,但是還可以接受;而當用戶在超過10秒后仍然無法得到響應時,會感覺系統糟透了,或者認為系統已經失去響應,而選擇離開這個Web站點,或者發起第二次請求
3.服務器資源監控指標:
內存:
1)UNIX資源監控中指標內存頁交換速率(Paging rate),如果該值偶爾走高,表明當時有線程競爭內存。如果持續很高,則內存可能是瓶頸。也可能是內存訪問命中率低。
2)Windows資源監控中,如果Process\Private Bytes計數器和Process\Working Set計數器的值在長時間內持續升高,同時Memory\Available bytes計數器的值持續降低,則很可能存在內存泄漏。
內存資源成為系統性能的瓶頸的征兆:
很高的換頁率(high pageout rate);
進程進入不活動狀態;
交換區所有磁盤的活動次數可高;
可高的全局系統CPU利用率;
內存不夠出錯(out of memory errors)
處理器:
1)UNIX資源監控(Windows操作系統同理)中指標CPU占用率(CPU utilization),
如果該值持續超過95%,表明瓶頸是CPU?梢钥紤]增加一個處理器或換一個更快的處理器。如果服務器專用于SQL Server,可接受的最大上限是80-85%
合理使用的范圍在60%至70%。
2)Windows資源監控中,如果System\Processor Queue Length大于2,而處理器利用率(Processor Time)一直很低,則存在著處理器阻塞。
CPU資源成為系統性能的瓶頸的征兆:
很慢的響應時間(slow response time)
CPU空閑時間為零(zero percent idle CPU)
過高的用戶占用CPU時間(high percent user CPU)
過高的系統占用CPU時間(high percent system CPU)
長時間的有很長的運行進程隊列(large run queue size sustained over time)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