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機構的戰略地位在于最接近終端用戶,再加上分支機構在保持中央服務器、存儲和應用連續性方面的作用,使得廣域網應用傳送對于多數企業來講,都變得越來越重要。
市場研究公司Infonetics Research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稱,廣域網優化設備銷售在穩定增長。2006年第四季度廣域網優化設備銷售比第三季度增長了23%,2006年全年的銷售比2005年增長了37%。
網絡基礎設施限制WAN優化
Gartner調研總監Joe Skorupa表示:“現在數據保護體系的分散特性和高性能要求,以及較為高昂的廣域網費用,導致令人失望的應用性能或大筆的廣域網開支。具備高容量網絡環境的企業擁有大量用戶或多種不同應用,它們需要一個廣域網優化解決方案。”
過去的WAN優化解決方案遇到了與現有網絡的集成問題。過去的解決方案往往阻止或者限制重要的網絡管理和流量評估工具在廣域網中運行,如基于思科NetFlow的解決方案。另外,這些WAN優化解決方案還往往與一些防火墻和基于策略的路由方案相抵觸。
數據壓縮、動態緩存、IP流量管理以及QoS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廣域網傳輸加速的問題。但壓縮僅僅解決了帶寬資源的問題,對于延遲非常大的鏈路,僅靠壓縮是無法完全解決問題的。
IDC數據中心網絡的項目主任Cindy Borovick指出:“分支機構的戰略地位最接近終端用戶,再加上分支機構在保持中央服務器、存儲和應用的連續性方面的作用,使得WAN應用傳送對于多數企業來說都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一些關鍵的因素,如與現有網絡基礎設施的集成問題,也限制了WAN的大規模部署。”
優化WAN可提升5倍效率
由于企業員工分散的緣故,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企業認為他們的機構是一個虛擬的工作場所。所以,IT公司必須重新考慮,如何才能向公司局域網無法達到的終端用戶傳輸應用,使公司獲得良好的安全性和應用性能。
就在3月,飛利浦電子中國集團(Philips Electronics China Group)剛剛為其在中國各地的20個分支機構部署完Blue Coat SG WAN優化設備。這些設備為飛利浦在中國各地的業務提供加速應用,減少帶寬消耗,提供Web安全和策略控制,以保護信息資源并執行企業策略。
這20個分支機構所包括了飛利浦照明工廠、飛利浦視聽全球總部、飛利浦醫療系統、消費電子產品與家用電器以及個人護理產品等分支機構。
在部署WAN設備之后,業務應用有明顯的提升。在實際的檢測中,在對文件大小為3MB的Word文件進行冷閱讀(第一次讀取操作)是7秒,進行暖閱讀(第二次以后的讀取操作)降低到3秒。而沒有部署WAN優化設備之前是13秒,工作效率可以提高近5倍。

廣域網三大弊。
第一:帶寬問題。廣域網的帶寬與局域網相比帶寬差得太多,一條連接企業分支機構的專線,按照T1線路的帶寬計算,也僅相當于千兆內部網的千分之一而已。
第二:延遲問題。在進行協議握手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會話,這是造成延遲的根本原因。目前廣域網應用劇增,除了語音、視頻外,傳輸圖形或圖像文件、海量數據的處理,都在困擾用戶的實際應用。
第三:協議問題。一些目前采用的協議并不是為廣域網而設計的(如TCP協議),協議效率低下,性能不夠理想。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