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補充說明
1.4.1 測試過程的補充說明
對于上面描述的測試過程中的‘設計測試用例’、‘執行測試’、‘編寫可復用的測試代碼’這三個步驟,不是完成一項后,才開始進行下一項,而通常是一個交替進行、逐步迭代的過程。先制定好測試用例文檔的整體結構,然后設計一個函數接口的測試用例,接著執行對其的測試,最后整理成可復用的測試代碼。針對每個函數接口都重復這個過程,直至完成所有函數接口的測試。
1.4.2 測試過程中產生的測試資源
測試過程中產生,測試結束后需要存檔的測試資源包括:
測試計劃(文檔);
測試用例設計(文檔);
測試代碼及相關數據(代碼、數據);
測試報告(文檔);
其它的相關說明文檔(如果有的話);
測試框架的介質(如果選用了第三方測試框架的話)。
1.4.3 函數接口測試的自動化
函數接口產品的一個特點就是對外表現比較穩定,因此一旦實現了對其測試過程的自動化,積累起可復用的測試資源,就會大大縮短以后該產品的測試周期。所以對于函數接口的測試,建議都能以測試自動化的過程進行組織。
為了實現函數接口的測試自動化,就需要選擇一個穩定、可靠的測試框架來組織測試代碼,在這里建議使用XUnit工具。
。ㄗⅲ横槍Σ煌開發語言,Xunit提供了不同的版本,如Junit(for Java),CppUnit(for C/C++),Nunit(for MS .Net)等等,每種主流的語言都有其對應的Xunit框架。Xunit是Open Source的工具,可以從http://sourceforge.net上下載。)
1.4.4 測試代碼的維護
測試代碼并不是寫完后一次后就一勞永逸了。隨著被測產品的升級,測試代碼也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以適應被測產品的變化。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