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定義的實例關聯是否符合現實。
4.8 在問題空間中實例關聯是否定義完整,特別需要注意1-多和多-多的實例關聯。
5 對定義的服務和消息關聯的測試
定義的服務,就是定義的每一種對象和結構在問題空間所要求的行為。由于問題空中實例間必要的通信,在OOA 中相應需要定義消息關聯(詳細內容參見[3])。對定義的服務和消息關聯的測試從如下方面進行:
5.1 對象和結構在問題空間的不同狀態是否定義了相應的服務。
5.2 對象或結構所需要的服務是否都定義了相應的消息關聯。
5.3 定義的消息關聯所指引的服務提供是否正確。
5.4 沿著消息關聯執行的線程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現實過程。
5.5 定義的服務是否重復,是否定義了能夠得到的服務。
四 面向對象設計的測試(OOD Test)
通常的結構化的設計方法,用的"是面向作業的設計方法,它把系統分解以后,提出一組作業,這些作業是以過程實現系統的基礎構造,把問題域的分析轉化為求解域的設計,分析的結果是設計階段的輸入"。
而面向對象設計(OOD)采用"造型的觀點",以OOA為基礎歸納出類,并建立類結構或進一步構造成類庫,實現分析結果對問題空間的抽象。OOD 歸納的類,可以是對象簡單的延續,可以是不同對象的相同或相似的服務。由此可見,OOD不是在OOA上的另一思維方式的大動干戈,而是OOA的進一步細化和更高層的抽象。所以,OOD與OOA 的界限通常是難以嚴格區分的。OOD確定類和類結構不僅是滿足當前需求分析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通過重新組合或加以適當的補充,能方便實現功能的重用和擴增,以不斷適應用戶的要求。因此,對OOD的測試,本文建議針對功能的實現和重用以及對OOA結果的拓展,從如下三方面考慮:
☆ 對認定的類的測試
☆ 對構造的類層次結構的測試
☆ 對類庫的支持的測試
1 對認定的類的測試
OOD認定的類可以是OOA中認定的對象,也可以是對象所需要的服務的抽象,對象所具有的屬性的抽象。認定的類原則上應該盡量基礎性,這樣才便于維護和重用。測試認定的類:
1.1 是否含蓋了OOA中所有認定的對象。
1.2 是否能體現OOA中定義的屬性。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