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要在加入新功能的同時refactor已有的代碼。在這兩者間要有一個清晰的界限。如每天早上1-2個小時的Refactoring,其余時間添加新的功能。
2> 在你開始Refactoring前,和Refactoring后都要保證測試能順利通過。否則Refactoring沒有任何意義。
3> 進行小的Refactoring,大的就不是Refactoring了。如果你打算重構整個軟件,就沒有必要Refactoring了。
只有在添加新功能和調試bug時才又必要Refactoring。不要等到交付軟件的最后關頭才Refactoring。那樣和打補丁的區別不大。Refactoring 用在回歸測試中也能顯示其威力。要明白,我不反對打補丁,但要記住打補丁是應該最后使用的必殺絕招。(打補丁也需要很高的技術,詳情參看微軟網站)
IDE對JUnit的支持
目前支持JUnit的Java IDE 包括 IDE 方式 個人評價(1-5,滿分5)
Forte for Java 3.0 Enterprise Edition plug-in 3
JBuilder 6 Enterprise Edition integrated with IDE 4
Visual Age for Java support N/A
在IDE中如何使用JUnit,是非常具體的事情。不同的IDE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一旦理解了JUnit的本質,使用起來就十分容易了。所以我們不依賴于具體的IDE,而是集中精力講述如何利用JUnit編寫單元測試代碼。心急的人可參看資料。
JUnit簡介
既然我們已經對JUnit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我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個稍微正式一些的編寫JUnit測試文檔的手冊,明白其中的一些關鍵術語和概念。但我要聲明的是這并不是一本完全的手冊,只能認為是一本入門手冊。同其他OpenSource的軟件有同樣的問題,JUnit的文檔并沒有商業軟件文檔的那種有規則,簡潔和完全。由開發人員編寫的文檔總是說不太清楚問題,全整的文檔需要參考"官方"指南,API手冊,郵件討論組的郵件,甚至包括源代碼中及相關的注釋。
事實上問題并沒有那么復雜,除非你有非常特別的要求,否則,只需參考本文你就可以得到所需的大部分信息。
安裝
首先你要獲取JUnit的軟件包,從JUnit下載最新的軟件包(截至寫作本文時,JUnit的最新版本是3.7)。將其在適當的目錄下解包。這樣在安裝目錄(也就是你所選擇的解包的目錄)下你找到一個名為junit.jar的文件。將這個jar文件加入你的CLASSPATH系統變量。(IDE的設置會有所不同,參看你所喜愛的IDE的配置指南)JUnit就安裝完了。太easy了!
你一旦安裝完JUnit,就有可能想試試我們的Car和testCar類,沒問題,我已經運行過了,你得到的結果應該和我列出的結果類似。(以防新版JUnit使我的文章過時)
接下來,你可能會先寫測試代碼,再寫工作代碼,或者相反,先寫工作代碼,再寫測試代碼。我更贊成使用前一種方法:先寫測試代碼,再寫工作代碼。因為這樣可以使我們編寫工作代碼時清晰地了解工作類的行為。
要注意編寫一定能通過的測試代碼(如文中的例子)并沒有任何意義,只有測試代碼能幫助我們發現bug,測試代碼才有其價值。此外測試代碼還應該對工作代碼進行全面的測試。如給方法調用的參數傳入空值、錯誤值和正確的值,看看方法的行為是否如你所期望的那樣。
你現在已經知道了編寫測試類的基本步驟:
1>擴展TestCase類;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