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制定同行評審的準出條款。也就是說什么樣的工作產品是符合需求的,什么樣的工作產品是可以得到與會人員的認可并通過本次同行評審的。例如:待評審的工作產品不能存在嚴重級別為1~3的缺陷;待評審的產品必須覆蓋所有的業務功能等等。只有提前定義了準出的原則,那么在評審會上就不會發生無休止的爭論。
第六,對本次同行評審的方法、準入條款和準出條款進行評審。如果這些內容不能得到與會人員的廣泛認可,那么與會人員就沒有一個共同的起點和目標,評審效果將大打折扣。對于不同工作產品評審的方法、準入和準出的條款,一般在組織范圍內會提前定義,項目組只要使用就好。
第七,與會人員事先熟讀文檔。在公司范圍內要逐漸營造一種氛圍,評審工作也是和開發、設計、測試同等重要的。同行評審是一個集體活動,誰忽略了同行評審就等于浪費自己和大家的時間,是對集體的不尊重。另外,項目組要預留足夠的時間給大家看文檔,這也就是為什么同行評審是需要被提前計劃的原因。
第八,定義同行評審的準則。在評審會上做到有備而來,這一點也是同行評審的核心部分。既然是多人、多角色的參與評審,那么每個人的視角就會不同,如何提高評審的效率,就只能是所有人都使用相同的尺子進行檢查,本次評審的準則就是尺子上的刻度。在組織范圍內可以先對不同的工作產品制定通用的準則,但項目是具有獨特性的,因此每個項目還要在此基礎上添加個性化的內容。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