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ority即是優先級,只要我們提到測試用例基本上都會涉及到,或許應該說是完整的測試用例的一個基本元素。但在現實應用中是否有對測試用例進行劃分,是否真正有應用到?未必!相信大部分的同行都會對測試用例進行等級劃分,但仍不少同行并未認識到其重要性而沒有真正應用起來。
優先級,對此我是感慨良深。春節前一個外包項目測試全面展開,項目還是比較大的,有測試用例接近3000個。拿到最新的測試用例一看,一個汗啊。。。我負責的接近1200個,有10多個是優先級為3的即是傳說中的P3,似乎沒有P2的,有也就是30個左右,其余全是P1的。一個關于用戶名(注冊郵箱地址) 的驗證如長度,允許輸入字符等都設置為P1。更汗的是距離春節放假就6天了,說要春節前完成所有非P3的用例(因為開發在美國,他們沒假期……)。期間還不只是執行用例還要首先跟蹤BUG。當然結果是推遲完成日期,可能是小學數學老師找他們談心然后恍然大悟吧?上麄償祵W老師只會計數,不知所謂的優先級。測試效果是可想而知了,我們測試員要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心理感受是可想而知,效果肯定也打折扣;而開發方面收到的BUG大部分是驗證不夠完善或是一些較為瑣碎的問題,而嚴重的BUG后面才發掘出來,整個項目進度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或許你會覺得我夸張了,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也難以相信。這是一個十分失敗的項目開發測試,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發揮優先級作用。在軟件項目中,我們幾乎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做任何我們需要做的事情,特別是如果測試置于項目邊緣的話就更不用談了。相信同行剛接觸測試時都應該聽過80/20原理跟測試是不可能窮盡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必須對測試用例進行優先級設置。只有對測試用例進行了優先級設置,并在執行測試時根據所處的測試生命周期跟項目進度的需要有所放矢的選擇相應的測試用例進行測試,才能有更好的測試效果并保證整個項目的進度。
那測試用例應該有哪些級別呢?沒有明確的答案,這要根據項目所處的生命周期跟進度來決定。通常情況下我覺得設置3級已經足夠。P1: 即是確保系統基本功能及主要功能的測試用例;P2則是確保系統功能的完善方面的測試用例;P3則是關于用戶體驗,輸入輸出的驗證及其它較少使用或輔助功能的測試用例。根據所搜集的資料各優先級所占全部測試用例比例通常如下: P130%-45%,P240%-60%, P310%-15%。
不少同行卻總覺得不用測試用例一樣測試,更不用談用例優先級。這是非常錯誤的一個觀點,省了那么點時間功夫換來的是更多的付出甚至是低劣的產品。 其實,對測試用例進行優先級的設置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須的。這并不是很需要技術或技巧的東西,但一旦很好地應用了它,卻可收到豐厚的回報。 當然,對測試用例做了優先級的設置還必須能很方便地篩選出所要測試用例,能快速地篩選出某個模塊,某個優先級的用例進行測試,這有賴于選擇個好的測試管理工具。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