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企業規模偏小,軟件人才短缺和缺乏核心技術仍是制約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瓶頸
企業規模偏小,軟件人才短缺和缺乏核心技術多年來一直是制約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瓶頸.我國一直存在著軟件企業的規模結構和人才結構不合理的現象.2002年我國擁有軟件研發人員15.7萬人,分布在4700家各類軟件公司.其中,50人以下的企業占67%左右,50人至200人的占26%左右,1000人以上的軟件企業則非常少.國內軟件人才的不合理結構,也是造成國產軟件的核心競爭力不強,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從軟件技術的發展來看,目前我國的軟件生產還處于模仿和加工階段,沒有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在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和關鍵應用軟件方面沒有形成完整,系統的自主版權產品.
正是由于以上三個主要原因,我國的軟件產品,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低端,在核心技術上有創新,自主設計的"重量級"軟件產品還比較缺乏.此外,軟件企業的生產和流程管理水平不高,達到CMM3以上認證的企業數目較少.
3.國內軟件企業出口能力很弱
隨著國內軟件企業的發展壯大,國內軟件企業也在開始不斷開拓海外市場.但由于缺乏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拳頭產品,同時又缺乏較強的項目分析和設計經驗,對國際市場信息,先進軟件的設計,開發方式缺乏了解,大多沒有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對軟件過程缺乏有效的管理體系,缺乏嚴格的質量認證和規范化管理,不能與國際標準接軌,這些都構成了軟件出口的重要障礙.
三,廣東省軟件產業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省目前有近千家軟件公司,從事軟件開發的專業人員約幾萬人,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地,1997年純軟件產值(即不含系統集成)約20億元. 我省已有一批以軟件為主體業務方向且有一定規模的機構.可大致分為五類:
1)專業從事應用軟件工程與商品化開發,生產的企業,如:廣東粵科軟件工程公司,廣州勞業軟件公司,深圳金蝶財務軟件公司,珠海金山電腦公 司等.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