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世界是這般美好,可如今,她就要變了顏色。
為什么我們今天沒有10GHz芯片
其實,CPU性能提升在兩年前就開始碰壁,但大多數人到了最近才有所覺察。
我這里有份來自Intel的數據(當然你可以從其他廠商得到類似數據)。圖中反映了Intel芯片的時鐘速度和晶體管集成規模演變歷史。晶體管集成數至少就目前而言仍在繼續上升,但時鐘速度的情況就不同了。
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大概在2003年初,一路高歌猛進的CPU時鐘速度突然急剎車。受制于一些物理學問題,如散熱(發熱量太大且難以驅散)、功耗(太高)以及泄漏問題[譯注10]等,時鐘速度的提升已經越來越難。
你目前在工作站上用的CPU時鐘速度是多少?10GHz么? 2001年8月Intel芯片就達到2GHz,按照2003年前的CPU發展趨勢推算,到2005年初,我們就能擁有第一塊10GHz的Pentium芯片。但實際上沒辦到。而且情況好像越來越糟——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在什么時候這樣的芯片可以出現。
那么放低期望,4GHz又如何呢?目前我們已到3.4GHz——那么4GHz已經不遠了吧?唉,好像4GHz也遙不可及?赡苣阒,Intel首先于2004年中將4GHz芯片的發布時間推遲到2005年,而到了2004年秋季,則徹底取消了4GHz計劃[譯注11]。在本文寫作的同時,Intel宣布計劃到2005年早期,實現到3.73GHz(即圖中的右上最高處)的微量提升。所以,至少就目前來說,時鐘速度的競賽實際上結束了,Intel和其他大多數處理器廠商將把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多核等方向去。
也許,我們某天在主流PC里能裝上4GHz的CPU,但2005年別想。Intel實驗室里的確已經有運行在更高速度的芯片——不過代價是驚人的,比如龐大數量的冷卻裝置。你想不久在你的辦公室里就有這樣的冷卻設備,坐飛機的時候,就把它們放在你膝蓋上?別做夢了!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