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8年的STP第6期雜志,Glenn Jones在《Fly into agile development with agile testing》一文中與我們分享了他們的敏捷項目中的持續構建的做法:
(1)每當有開發人員簽入代碼,不管是多小的修改,都會執行持續構建。如果在構建過程中有人提交了代碼更改,則會在下一輪的構建中包括進來。
(2)持續構建后會運行部份的單元測試、部分的功能測試和部分的界面測試,用于確保主要路徑和關鍵的界面都是正常工作的。
(3)每隔20分鐘運行一次構建,因此需要選擇一些測試用例來執行,每個模塊選擇一些測試,對于那些復雜的模塊、由于依賴其他模塊而容易失效的模塊,則會選擇多一點測試用例。
持續構建為開發人員節省了時間。
因為開發人員都在持續不斷地重構代碼、添加代碼,以便應對新的需求,以及由于其他開發人員的代碼更改造成的影響。如果持續構建的頻率降低,例如一天才一次,這樣的話,某些開發人員修改了代碼可能破壞了某些功能,其他開發人員可能因此而不能夠測試他們新添加的代碼。很多開發人員會花費很多時間在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錯誤。
相反,持續構建可以通過快速地定位問題,從而幫助節省這些時間,讓開發人員可以很快地修正自己代碼種的錯誤,從而減少對其他開發人員的效率造成的影響。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