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xiaozhe
多協議標簽交換(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是一種新的數據包交換機制,它使用第3層轉發信息啟動第2層分組交換,將第2層交換的高性能和第3層轉發的高擴展性融為一體。
MPLS依據網絡層協議為每個轉發等價類(FEC)分配標簽,數據包依據長度固定的短小標簽處理和轉發數據。每個轉發等價類通常情況下可以等同于一個目的地網絡,也可對應其他參數,如QoS和源地址。
MPLS使得在IP網絡中提供類似電路連接特性并提供業務的快速自愈能力成為可能,基于MPLS的 QoS能控制網絡帶寬、延遲、抖動和包丟失,以滿足多種不同業務對服務質量的要求。
MPLS的引入將改善網絡層路由技術和性能/價格比,提高網絡層的可縮放性,并在新路由服務拓展方面提供更大的靈活性,為運營商提供基于IP的增值服務。
FEC類別
FEC具體定義了每個IP包映射到哪條LSP上,并使用唯一的標簽值。每個FEC由一個或多個FEC單元來描述。每種FEC單元描述一組對應于特定LSP的IP包。當某條LSP由多個FEC單元共享時,LSP應在共享狀態發生改變的節點終止。
IP地址前綴(IP Address Prefix)
提供了一個含有一個或多個IP地址前綴的集合,符合其中一個或多個IP地址前綴的包被映射到相應的LSP;主機地址,以一個32位的IP地址作為單元。
控制組件
根據第三層路由協議通告,建立與鄰接的標記交換機之間創建、交換、維護標簽轉發信息,標簽綁定交換使用TDP或者LDP、CR-LDP(Nortel)、RSVP(構建TE)實現。
轉發組件
在入口路由器上,根據到目的地的IP地址,對應的標簽被分配并附加到數據包上。核心網絡的LSRs基于標簽轉發表對簡單的交換標簽信息進行檢索,以決定轉發路徑。在出口路由器上,標簽被移出,路由機制開始負責數據包的轉發工作
邊界標簽交換路由器(Edge LSR,Edge label switch router)
是進行包初始化及分類過程并賦予第一個標簽的設備。該設備可以是一個路由器或具有內建路由功能的交換機。
標簽交換路由器(LSR,Label switch router)
根據預先設置或計算好的路由表進行加了標簽的數據包的設備。它可以是交換機或路由器。
標簽分配協議(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可以提供邊界和核心設備間的通信能力。它負責與路由協議(如OSPF、IS-IS、EIGRP、BGP等)協同為要建立標簽交換路徑(LSP,label switched paths)的邊界和核心設備分配標簽。
標簽交換路徑(LSP,Label switched path)
由各端點間所分配的所有標簽定義的路徑。LSP既可以是動態的,也可以是靜態的
標簽(Label)
由數據包攜帶的,是用來標識FEC(轉發等價類)的數據,通常是在本地使用的。由LSR用來做轉發數據包依據的信息。具體標簽的傳送過程完全依賴于網絡的特性。在基于路由的網絡中,標簽被放置在IP頭前的單獨隔離的"shim"頭中。該頭部中除了標簽本身外,也攜帶著QoS信息。而在ATM網絡中,標簽被放在信元頭的虛擬通道標識/虛擬路徑標識(VCI/VPI,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virtual path identifier)域中。
MPLS技術簡述
MPLS技術簡述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協議標簽交換技術)是一種在開放的通信網上利用標簽引導數據高速、高效傳輸的新技術。它的價值在于能夠在一個無連接的網絡中引入連接模式的特性,預期將大大改善網絡層路由技術的性能/價格比,提高網絡的可伸縮性,并在新路由服務方面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在不改變網絡轉發方案的情況下,提供允許添加新路由服務);其主要優點是減少了網絡復雜性、兼容現有各種主流網絡技術。在提供IP業務時能確保QoS和安全性,具有流量工程能力。
MPLS體系結構描述了實現標記交換的機制,這種技術兼有第二層交換的分組轉發技術和第三層路由技術的優點。與第二層(FR/ATM)相似,MPLS給分組分配標簽,以便分組能夠在基于分組或信元的網絡中傳輸。數據單元攜帶長度固定的短小標簽,該標簽告訴分組路徑上的交換節點如何處理和轉發數據。
MPLS體系結構被分為兩個獨立的組件:轉發組件(數據層面)和控制組件(控制層面)。轉發組件使用標記交換機維護的標簽轉發數據庫,根據分組攜帶的標簽執行數據的轉發任務?刂平M件負責在一組互聯的標記交換機之間創建和維護標簽轉發信息。
與傳統路由器類似,IP路由協議建立IP路由表。在傳統的IP路由器中,IP路由表用于提供Cisco快速轉發(CEF)IP使用的轉發緩存和IP轉發表。而在MPLS節點中,IP路由表被用于決定標簽綁定交換。對于基于目標地址的單播IP路由技術而言,標簽綁定交換是使用Cisco專用的標記分發協議(TDP)和IETF指定的標簽分發協議(LDP)實現的。
MPLS的工作流程
MPLS的大概運作流程是:在入口邊界,進入的數據包經過處理被選擇并賦予標簽。而在MPLS網絡的內部,MPLS的內核解讀標簽、并用相應出標簽替換入標簽,然后轉發數據包。以上處理過程中有大量的分析、定級、過濾等密集型的芯片處理項目都一次性的在入口邊界上完成,而在MPLS網段中,所有的處理內容僅是根據攜帶的標簽來轉發數據包而已。最后在出口邊界上,標簽被從數據包上剝離,而數據包被轉發到最終的目的地。
因為所有的標簽處理都在邊界LSR上進行,內部P路由器僅僅做標簽交換,數據包不必在每一跳上都進行處理,這是與其他傳統協議的主要區別和優勢,也是加大網絡設備數據吞吐量的關鍵點。
MPLS的優勢
MPLS在定長標簽的嚴格匹配下簡化了轉發過程,而且這個轉發的硬件基礎是便宜、成熟的ATM交換技術,這大大減少了設備制造商的研發投資,加快了MPLS設備的面市時間和產品的成熟穩定性;
由于MPLS將路由與分組轉發從IP網中分隔開來,這使得在MPLS網中可以通過修正轉發方法來推動路由技術的演進;新的路由技術可以在不間斷網絡運行的情況下直接應用到網絡中,而不必改動現有路由器上的轉發技術,這是以前的各種網絡技術不易做到的;
MPLS簡化了ATM與IP的集成技術,推動了它們的統一,從而起到平衡用戶在ATM和IP網上的巨大投資,消除了現有網絡的限制,由此減少了網絡維護成本和擴展性問題;
在MPLS網中可以直接使用顯式路由,這使得流量工程的應用變得簡單,增強了IP網絡流量控制和自愈恢復能力,為支持更多的新業務提供了保障;同時MPLS在保證連接可靠性的條件下取消了專線連接的要求,使得各種新業務可以在基于MPLS的IP網上實現;
MPLS技術進一步促進了網絡功能的劃分,它將復雜的事務處理推到網絡邊緣去完成,核心網只負責完成傳送功能;這有利于在一個大的網絡中維護IP協議的擴展性;
MPLS網絡中標簽堆棧的使用將龐大的路由表變得很小,極大地改善了路由擴展能力;
MPLS可用于多種鏈路層技術,做到對下層與上層的多協議,最大限度地兼顧了原有的各種技術。保護了現有投資和網絡資源,促進了網絡互連互通和網絡的融合;
MPLS能夠以無連接方式或顯式路由的方式提供面向連接的業務;這使得MPLS適用于動態遂道技術,并保障數據傳輸業務的QoS需求,而遂道技術是目前支持VPN業務的有效手段,QoS的保障是IP網上實現語音、實時多媒體信息傳輸的基礎;
作為綜合平臺,在語音方面,VoIP on MPLS實驗十分成功;在數據方面,它先天就能承載IP業務;在視頻方面,它已能承載多媒體應用;
與ATM相比,MPLS標準能更快地被接受是因為它是以軟件為主,運行在各種不同的網絡上,而ATM網則需要極大的軟、硬件投資。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版權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領測軟件測試網)|領測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9號北京理工科技大廈1402室 京ICP備10010545號-5
技術支持和業務聯系:info@testage.com.cn 電話:010-51297073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