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個企業級的面向服務架構,不論在規劃、施工、運維,乃至于監管和治理(Governance)這些關鍵課題上,都能從多年來在城市建設領域所積累的經驗和教訓中,得到許多借鑒。
在一個城市里,現存了許多商業大廈、居民樓等建筑物,就像一個企業,多年下來積累了許多應用系統,而各式各樣的建設項目,仍持續地在進行著。這樣的城市,必須考慮兼顧增量建設與存量改造的問題——既要新建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強能力建設,又要注重存量設施的更新改造,優化完善功能,整體提高基礎設施服務效率和水平。如果任由這些建設各自隨性發展,將難以確保他們日后的一致性和協調性,各棟建筑物的水、電等能源系統,排水、排污管道,以及社區巷道是否都能一一與城市的供水、供電、下水道,主要道路等順利接軌,都將是個問號。此外,城市本身的交通、治安、能源供應、衛生、空氣品質、休閑設施,乃至于生活機能,能否符合城內居民和企業的期望,使其居住愉快,進而充分發揮生產力,將決定一個城市的興衰成敗。我們因此可以說,城市建設的成功關鍵,在于是否能建立一套通用的框架——包括原則、制度、和規范,來確保城市發展的過程,能持續不斷地朝著市民所期望的發展目標,逐步邁進。
城市建設一覽
1.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確定城市發展的框架,劃分工業區和住宅區,并制定供水、供暖、供電以及交通流量等規劃。城市規劃是一項社會協議,通過由城市居民與企業實施的地方項目,推動城市的合理發展。如果沒有城市規劃,城市就有陷入混亂的危險-缺乏凝聚力,對于交通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將缺乏內在的一致性。城市規劃是一種行政手段,經過對在一般性決策中需要反映的各方利益進行通盤考慮后,為建設和發展目標設定界線。
各個城市在地理位置、人口、歷史、商業與能力結構等方面的先天環境和條件,都不盡相同。因此,它們需要制定不同的規劃,盡管這些規劃在外行人的眼中可能大同小異,但是它們實際上反映了差異極大的現實情況,因此規劃出來的內容,也可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城市規劃有全國、地區和本地規劃之分。同樣,SOA也可能在不同的級別來規劃和實施。例如:
國家級
部門/服務社區級
單個機構/機關級
城市規劃的制定要經過許多階段,各階段的持續時間可能是數周(簡單的修繕等)也可能是數十年,它們需要各種級別的規劃。
2.施工和驗收
規劃完善的城市設施和建筑物,當施工項目一一發包給各個團隊去落地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套方法來貫徹規劃時所制定的標準規范和進度,除了確保施工質量之外,還得兼顧項目間的協調性和一致性;此外,樓房搭建和各種公共基礎設施(道路、公園、自來水管線……)的建設項目,關注點各有不同,在落實和驗收時必須兼顧所有重要的環節。
3.城市運維
高效的城市建設管理,能真正將項目的決策、實施、運營全過程與規劃目標的實現聯系起來,通過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和數據模型,將項目從規劃、決策,到運營中發生的行為和實施效果,進行系統、科學的量化評價;并能逐步建立對城市建設和城市基礎設施的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注重效率分析,加強階段性評估。圍繞項目決策提出的目標、功能、任務、組織,進行事后評價,重點是對項目決策預期效果和項目實施后實際效果進行對比考核,分析變化原因,及時總結和反饋經驗教訓,以作為下期規劃的重要參考輸入。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