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復用也并非是一劑完美的良藥,在復用過程中如果不慎重分析系統間的差異,不能定義足夠抽象的接口,復用就有可能造成混亂,反而加深系統的復雜度。
建立在可復用構件基礎上的軟件開發的 思路下,簡潔表達帶來了簡潔的軟件更新 ——“ 隨需應變 ” 不再只是一句口號。面向構件的軟件體系,松散耦合的構件組裝方式,系統不同部件之間的低關聯度。重復使用經過考驗的構件,可視化的知識表達,系統復雜指數的數量級下降,也使得企業應用更為成熟更為穩定。
軟件復用有三個基本原則,一是必須有可以復用的對象;二是所復用的對象必須是有用的,三是復用者需要知道如何去使用被復用的對象。軟件復用包括兩個相關過程:可復用軟件 ( 構件 ) 的開發和基于可復用構件的應用系統構造 ( 集成和組裝 ) 。解決好這幾個方面的問題才能實現真正成功的軟件復用。
通常構件的開發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系統結構分層,業務與實現分離,邏輯與數據分離。
2.以接口為核心,使用開放標準。
3.構件語義的描述要形式化。
4.提煉封裝構件過程要嚴格記錄。
5.設計模式也可以重用。
6.利用構件開發工具。
總結
面向構件的趨勢正為軟件行業的預言家所看好。在《軟件成功的奧秘》一書中,麥肯錫四位資深專家 Detlev Hoch 、 Cyriac Roeding 、 Gert Purkert 、 Sandro Lindner 經過對全球一百家最成功的軟件公司、 450 位頂尖領導人物的訪談之后,認為面向構件技術是軟件行業未來前景中的核心部分,軟件行業提高生產率的主要來源。引用軟件專家 Brad Cox 的話說,面向構件的技術是軟件行業的銀彈!
可復用的構件技術,已經成為大多數程序員不斷使用的技術,也出現了專門以提供構件服務的供應商,它已經不再是一種單一的技術,而成為軟件產業中的重要生產力、推動力,它不僅減輕了軟件開發的重負,也開辟了軟件產業鏈中的新方向。軟件復用這輛減壓直通車搭載的不止是技術的,更有對軟件開發過程的全面提升。作為程序員在不斷創造、不斷將所想變成實現、在獲得編程所帶來的愉悅同時,要不斷提高編程技術,但通過無數程序員不斷的努力,總有一天“軟件危機”會被縮小到可以被控制的范圍。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