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機緣巧合,還是刻意所為。在汪延、張朝陽和丁磊等3位中國互聯網標志性人物同時缺席的情況下,李彥宏成了2006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上的明星人物。
2006年9月21日,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嘉賓云集,一年一度的中國互聯網大會正在這里召開。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新浪、搜狐和網易)的CEO首次同時缺席這次大會。
在這次互聯網大會上,以及在會前一天的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會會議期間,李彥宏脫去了嚴肅的外衣,突然變得親和了起來。他不僅頻頻露面,更是不厭其煩地在大會主席臺前甘做參會崇拜者的合影“道具”。面對形象大變的李彥宏,當時就有與會的媒體同行一臉詫異地說:“我從未在公眾場合見過他如此活躍,他沒有遇到什么喜事吧!”
事實上,李彥宏的確剛經歷了值得高興的事:在此前一天的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的增選會議上,全部理事會會員單位一致表決同意增補他為副理事長。他是此次大會唯一增補的副理事長。
喜事畢竟只有一樁,而此時的百度遭遇的麻煩事卻是一樁接一樁,且問題都未得到解決。李彥宏當選副理事長并不能給百度“沖喜”。所以,在大會現場的明眼人都能看出,盡管李彥宏表面上盡顯輕松自然,其內心的煩惱卻也呼之欲出——百度近期接連惹火上身:從7月10日的閃電裁員遭譴責開始,百度的倒霉事就接連不斷,勞動仲裁敗訴、與搜狐大打口水仗、渠道政策生變引發眾怒、廣告客戶堵門抗議、與天極網之間的對錯之爭,甚至連前員工在公司遇害案也被業界翻了出來。
現實中,孩童長到6歲必然要經受骨骼發育的生長痛。百度公司也是年屆6歲時,難道它也陷入了另一種“少年的煩惱”。
第一章 過度受寵的百度
“有問題百度一下”——這已經成為很多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廣告詞。
技術天才李彥宏,憑借執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巧妙的運作,僅用6年的功夫就豎起了納斯達克市場上的中國概念第一股——百度。它不僅是當今納斯達克中國概念股中股價最高的一支,百度更以62.1%的市場占有率雄踞中國互聯網搜索市場的霸主地位。
但當第三者在審視百度的時候,有人發現他們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幸運之神也給了很大的眷顧。
然而,眾人皆知的事實是:幸運之神不會永遠庇佑任何人。并且,搜索僅是查找信息的工具,它并非信息處理的全部,更非互聯網的全部。因此,搜索現階段受到一定的追捧,也有可能是又一個階段性熱點。
出人意料的成功
李彥宏,男,1968年出生于山西陽泉。
1987年,19歲的李彥宏背上行囊來北大讀書,此時的他不會想到自己居然有出國深造的機會;而當李回國創業的時候,他也很難猜到自己能夠有今天的成就。
1999年圣誕節,李彥宏懷揣120萬美元踏上了回國創業的征程。在此之前他利用每年回國的機會在各地轉悠,看高科技公司在做什么,大學里在研究什么,老百姓的電腦在干什么。直到1999年國慶,大家的名片上開始印電子郵件地址了,街上有人穿著印有“.com”的T恤了,他斷定互聯網在中國成熟了,大環境可以了。而李彥宏個人存折上的錢也差不多了——就算是兩三年一分錢掙不到,也可以保證全家過正常的生活——辭職創業的時機到了。
2000年3月,沒有紅綢子沒有紅氣球,無人記得清公司有無掛牌。在這樣的情況下,百度在中關村附近北大資源賓館的1414、1417(兩個門牌號碼都不太吉利)兩間房里開張了。當時,李彥宏在管理上給百度定下了最初的兩條紀律:不準吸煙,不準帶寵物。
初期的百度,除了財務、出納、行政外全是技術人員,李彥宏和另一同事兼做Sales,專職的技術人員只有5人。
當時,沒有人對百度有什么期待。2000年5月,他們找到了第一個客戶——硅谷動力(eNet)。李彥宏趕緊高興地組織了一次自覺挺盛大的新聞發布會。到了問答時間,李彥宏滿懷期盼地等著回答問題,卻沒有記者舉手提問。大家根本不知道李彥宏和百度到底能做什么。
2002年春節后,百度已經拿到80%的市場份額時,李彥宏還是愁眉不展,因為公司還沒有掙到錢。他意識到商業模式肯定出現了問題。參照一直關注的美國同業Overture的經驗,李彥宏提出轉移用力方向,做自己的網站,并引入競價排名。
百度的轉型說服了納斯達克的投資人,他們相信李彥宏會成功。2005年8月5日晚,北京時間11點40分,百度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到交易首日收盤時,百度股價為122.54美元,市值達到39.58億美元,股價漲幅達到了瘋狂的353.85%。
即使如此,沒有人稱百度是一家偉大的公司。確實,百度的成功太出人意料了,用李彥宏的話說,“百度的表現令全球驚訝”。這也讓他自己驚訝。
幸運百度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信息出現爆炸式增長,搜索隨之成為了網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應用,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搜索引擎成為新的互聯網寵兒。以搜索為主業的百度幸逢其時。
在懂行的人士看來,搜索引擎并非新生事物。2005年,在一次搜索大會上,搜索技術界名人周錨在演講中曾說:搜索是什么?就是過去講的檢索。
檢索,是指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到所需信息資料的一種技術和手段,它開始時主要服務于做研究寫論文的學者。在上個世紀80年代時就已有主題檢索、全文檢索等不少相關研究成果。
隨著互聯網的發明和發展,它大大拓寬了檢索用途,成為可為大眾使用的日常工具。并且,互聯網的信息量及其覆蓋范圍不再限于學術界,它變成了無處不在的、巨量的,且隨時還在更新和增長的內容圈,數以百億計網頁的信息聚散在全球幾千萬網站中,沒有持續不斷的內容搜集(業內稱為“蜘蛛爬”)技術、有效的內容價值判斷方法、分類索引的工具和同時服務于數以千萬個同時訪問用戶的平臺,互聯網搜索服務無從談起。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搜索引擎得到了迅猛發展,并創造了諸多奇跡。在國際上,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除了今天已成門戶的雅虎和微軟的MSN外,市場上還可見Excite、Infoseek、AltaVista、Lycos等技術上十分優秀的搜索引擎提供商。最后Google憑借專注和強大的研發實力一路絕塵,上市僅十四個月財富就超過了西亞富國阿聯酋。
百度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而且國外巨頭根本就不能對其造成威脅。本地化問題仍然是美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瓶頸,Google也不能幸免,不論是李開復不斷的人事調整還是六名專家的增援,現在看來都沒有起到扭轉其市場頹勢的作用。
不僅如此,Google在納斯達克的成功還幫了百度的大忙。周錨向《IT時代周刊》表示:百度的運氣非常好,百度的故事很容易讓美國投資者聽懂并信服,而且講故事的成本極低,百度等于是Google在中國或中文互聯網內容搜索的翻版,中國互聯網市場正在崛起,未來將超過美國。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