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市值超過260億美元,阿里巴巴被稱為中國互聯網的一個奇跡。但馬云并不滿足,他說下一個奇跡還會產生在阿里巴巴。
8年前,馬云可沒這么自信。從1999年創立阿里巴巴,直到2002年,馬云都在擔心B2B能不能成為一種商業模式,因為這種模式沒有先例。阿里巴巴成功上市,成為香港新股王,馬云那顆懸著的心終于落地了。上市當日,馬云說:“這證明我們當年的判斷沒有錯誤,B2B不僅能成為一種商業模式,而且是代表未來趨勢的一種商業模式!
但剛上市的B2B業務不過冰山一角,馬云的商業帝國里,阿里巴巴是最關鍵的一枚棋子,但不是全部。要完成所有布局,馬云還要做許多事情。他構造的商業大廈現在需要的不僅是修修補補,還需要幾根關鍵的支柱。
我們現在看到的阿里巴巴,還只是一個外貿信息咨詢平臺。1999年,“中國制造”已經獲得全球認可,但讓中國制造商們苦惱的是,傳統的營銷方式成本太高,他們無力負擔。
阿里巴巴用互聯網技術打造了一個平臺,讓買家和賣家在這里見面。而馬云比常人高明的地方在于,阿里巴巴通過一套“互評”體系完成了一個“誠信商圈”的建設。所謂“互評”,即買家可以對賣家的服務進行評價。那些服務不好,甚至欺騙用戶的賣家會被降低誠信指數,進入一個類似“黑名單”的榜單,在阿里巴巴上永遠沒有生意可做。
8年過去了,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各個角落,阿里巴巴受到越來越多買家、賣家的認可,馬云獲得了今天的成功。
但互聯網對傳統世界的滲透也給馬云帶來了新的苦惱:很多買家正在通過搜索尋找賣家,盡管他們沒有誠信指數。買家轉移,賣家也開始在搜索上打廣告。
為應對這樣的挑戰,馬云選擇三線出擊:
首先是將阿里巴巴從一個“meet”(相遇)平臺打造成一個“work”(營運)平臺,讓所有的中小企業都在阿里巴巴上來運營,中小企業CRM(客戶關系)、HR(人力資源)、供、銷等等統統搬到阿里巴巴的平臺上。而且采取租用模式來降低會員的成本:某類軟件服務租用一天或一周多少錢,付一筆錢,用完續費。
為此,阿里巴巴與微軟結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因為它需要微軟的軟件;它讓思科成為自己的投資者,因為他需要其思科的路由器。阿里巴巴還成立了阿里軟件,專門從事軟件與服務,甚至準備建立規模龐大的呼叫中心。
未來的某一天,遠在洛杉磯的沃爾瑪店員發現中國浙江某家廠商提供的旱冰鞋有問題時,他會打電話咨詢,接電話的是阿里巴巴員工,他曾在浙江旱冰鞋廠商那兒受訓。這位員工領阿里巴巴的工資,阿里巴巴向旱冰鞋廠商收取服務費。
其次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解決國際支付中的外匯結算問題。 阿里巴巴讓AIG、中國工商銀行成為自己的股東。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擁有渠率結算業務的牌照。除了與工商銀行合作之外,阿里巴巴還與農行、華夏、民生等銀行建立了合作關系。今后,沃爾瑪與旱冰鞋廠商就象現在的淘寶用戶一樣,通過支付寶支付,完全不用見面。
再次,阿里巴巴需要解決內貿問題。阿里巴巴的成功是對制造型,出口型業務服務的成功,但在生產面向個人消費用品的企業領域,百度一直領先于阿里巴巴。由于個人消費者愿意上百度找東西,個人消費品廣告流向了百度。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前,百度宣布進行C2C,百度希望放大自己的優勢。
為此,馬云布局了阿里媽媽,它類似一個廣告聯盟。目前90%的互聯網廣告被10%的流量刮分,而90%的流量沒有廣告,它們來自中小企業網站。馬云要把這些流量統一起來,實現他們的廣告價值。
從1994年贏海威創立起,中國的互聯網歷史已經超過十年,其間經歷了幾波浪潮:第一次浪潮下的典型是新浪、搜狐這類門戶網站,為人們提供咨詢。第二次浪潮是盛大、九城上市,互聯網成為娛樂、休閑平臺,而百度上市是前兩次浪潮的高峰,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咨訊、娛樂。
而阿里巴巴上市或許將掀起第三次浪潮。所有的企業上網了,他們不止擁有自己的網頁,而且將企業的運營都到了網上——這正是馬云的夢想。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