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和自動化測試具備一些共同的要素。
共同要素的例子:
1)被測軟件的分析
2)測試的規劃
3)基礎測試的設計
4)缺陷的報告
5)測試結果的報告的管理
我們在計算自動化測試的經濟要素時,可以將它與兩個事物進行比較:手工測試或不進行測試(接受未知的風險而不進行測試)。
在計算回報時,我們需要選定計算的時間周期(t)。通常情況下,可以根據一個項目的里程碑來確定計算的時間周期。而且,自動化測試的回報是發生在新版本發布之后的,也可以基于版本的發布來確定計算周期,同時要與下一個版本發布、下下一個發布保持一致。以這兩種計算周期來計算自動化測試的回報,可有助于我們非常清楚的了解長期和短期的自動化測試收益。
自動化測試的固定成本不是絕對值。這些成本需要在他們的有用生命周期內進行階段性的分配,并且用時間周期(t)來調整。t的值要基于管理因素進行選擇,例如產品發布之間的時間間隔、ROI的計算、對工具使用壽命的期望、對測試的壽命的期望等等,以達到使t值被計算時的合理性、有用性和簡易性。這些成本的分配是以成本乘以t,再除以使用壽命。例如,如果一個工具價格是25000元,期望的使用時間是兩年,則第一年的成本是12500元(25000*1/2)。如果用四年的時間來計算則是50000元(25000*4/2)。投資的成本在工具的服務年限內都是要計算價值的。如果工具的服務年限為1年,則第一年的費用就是25000元。(同樣的,如果一個接受完培訓的人在培訓后就離開了所在部門,就失去了培訓的整個成本,就不能把這個成本在時間周期內進行分攤)。
相比于手工測試,自動化測試的最大價值就在于每次測試運行時的低成本。這就帶來了計算ROI時的兩個要素:自動化測試的運行次數(n1)和手工測試運行次數n2。
自動化測試是需要維護的,所以自動化測試腳本在變更之前的運行次數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很多自動化測試難于運行就是因為GUI的頻繁改變造成的。自動化測試組使用錄制/回放的技術創建了自動化測試腳本,并且衡量出來用手工測試運行三次所需的工作量。在確保測試與軟件開發同步的過程中,維護工作包括重新錄制測試腳本和測試結果。觀察發現自動化測試組好像測試做的少,而不停的進行重新錄制。所以在重新計算自動化測試腳本的平均運行次數(發生變更之前)后,發現這個數字是1.2。五分之四的腳本只運行了1次(在不得不重新錄制它們之前)。最后,這種低生產力的錄制/回放方式不得不被放棄了。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