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工作流的描述
工作的流程是提出解決方案需要論證的重中之重,現在的上ERP軟件的同時,也需要對企業流程進行重組。
無論什么方面的應用軟件,數據采集和數據的表達是系統的兩個主要部分。系統在各個業務流程中采集數據,最后把數據采用各種報表的形式呈現給各個用戶。
a.業務操作
根據公司的業務流程,提供的業務操作。
針對性的業務操作設定相關的權限、相關的約束條件,允許或禁止某人進行某項操作。比如不是本公司售出機器不能退貨或進行其他操作。
圖6:服裝加工/分銷體系平臺—業務操作
b.帳務操作
根據公司的財務規定,提供的帳務操作。
根據公司和供應商、客戶間簽訂的協議,由帳務人員協調各類財務需求而進行整合的一系列操作。比如:根據和客戶達成的協議對客戶的價格進行調節,或和供應商達成的協議進行對入庫價格進行調節。
圖7:服裝加工/分銷體系平臺—帳務操作
c.營銷日志
數據流參見業務操作;
1) 單件商品追蹤:若單件商品存在不同的條碼,則可以進行單件商品的追蹤。
2) 銷售、調撥日志:對當天公司中業務、所有零售點業務、促銷點的業務、分公司的業務、商場專柜業務進行詳細記錄。同時提供各類查詢方式給銷售經理和其他主管參考。
3) 付款和收款日志:根據財務的資金出入進行記錄。
4.報表圖表
數據流參見帳務操作;
1) 庫存資金表
2) 呆滯商品記錄及告警:對超過設定時間滯銷的商品進行告警。
3) 銷售日報
4) 銷售月、年報圖表:以棒圖或餅圖的形式顯示各種查詢的銷售。
5) 實時庫存和歷史庫存:歷史庫存需要人工結轉或設定時間進行結轉。
6) 下游點庫存:提供各種查詢方式,并可以查詢到該商品的條碼。
7) 零售點銷售日報:針對直屬所有零售點的銷售日報匯總。
8) 銷售毛利表:提供各種方式的查詢。
9) 各類盤點表:含蓋庫存盤點、資金盤點,按照盤點的結果和實際的情況對比,記錄差異及差異原因。
10) 調撥統計表:統計各個倉庫間的調貨、各個點之間的調貨。
11) 各類結轉表:按照公司規定的會計期間進行結轉,保存所得的結果記錄。
12) 其他各類業務操作日志:記錄業務日常正常操作和異常操作。
5.物流
物流是分銷企業的重中之重。
系統根據服裝加工/分銷企業的操作流程,提供應用操作。
物流過程將產生商品在途等中間性不確定的信息,這些信息已經記錄入系統中,為企業的銷售、調撥、分庫存放、配置轉換提供數據和預數據。
<注 designtimesp=19444>:XML/EDI數據僅僅在擴展而出的企業間的數據交換系統中使用,這個信息將提供企業協作的商務數據。
圖8:服裝加工/分銷體系平臺—物流操作
五.總結
有人說我熱衷于平臺級解決方案,我的回答:“這個不是我的錯,是我理解問題的偏差”,我的“偏差”在那里,我原為企業做平臺時,企業內部的各個軟件模塊混亂,無法進行各個系統間的接口。以下為我的“偏差”做一些說明:
1.實施目的
ERP的實施關鍵是支持企業持續性的發展和提高和把企業的各種資源、各部門關系整合在一起。如果公司有產供銷各部門,實行的是OEM生產,因此要把各部門整合在一起是很困難的。因為各個部門的能力差別比較大,就可以采用木桶原理,把短的、長的分別找出來,進行資源的整合,這是企業上ERP系統最主要的目的?梢酝ㄟ^一些項目一期的實施,把公司所有的關鍵業務完全系統化,災進行公司其他戰略的關鍵的步驟。
2.制度整合
解決方案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對制度進行整合。以前公司也有各種規章制度,但人的隨意性非常強,缺乏自律,今天做了,明天愛做不做,后天就可能不做,很多制度沒辦法徹底執行。但系統處理就非如此,若規定了如此執行,今天、明天、后天都得這樣做。例如做一張生產訂單,它的過程是什么樣的,要經過誰審批,依據什么審批,審批的額度是什么,系統都定好了。就是把一些規章制度內化到了系統里面。個人將各盡其責,比如:銷售經理就不用擔心對不同的經銷商有厚此薄彼的問題,可以專心去管理市場、開拓市場。
3.業務流程的改造
ERP實施需要有一整套企業管理的規范和標準,企業業務流程需要不斷地改進,ERP實施當中其公司的流程需要進行適當地改動。如目前財務管理中的以成本管理為中心,要轉化到以利潤為中心的角度去考慮。
企業內數據信息的標準也將得到統一。比如:過去對于銷售數據的界定,會有幾種不同的看法,例如以訂單為準,以訂單發貨為準,以開發票為準,以收到款為準,導致數據在各個部門的統計口徑不一致。在系統上將得到統一,只有發貨過賬才算銷售,才影響到信貸。
4.對分公司集中的管理
分公司基本上也可以當成經銷商來管理的。經銷商和分公司各有自己的銷售網絡,有自己的專賣店。
5.協作商務
以前,許多經銷商的店面、庫存分析也就是幾張報表,有的還很原始,是手工的;送貨、發貨也沒有一個規范。該系統,首先就是要做起一套店面管理的標準,前臺用于店面管理,后臺的就把相關的業務做起來,如退貨、配貨等簡單的功能,還有庫存的管理、銷售的管理等。
有些經銷商用得比較好,可以每天把各個店的銷售數據都存進MIS里,當天進行分析,決定第二天給哪些店配哪些貨,可以做到大幅度地減少庫存,提高庫存周轉率。建立電子商務系統的接口,將來我們全國各地所有零售商的資料都會定期地放到我們的ERP里來。所有的零售數據都可以通過它進入。那時,這里掌握的就不僅僅是總公司本身的人、財、物的信息,還包括零售市場的信息。我們今年的目標是把零售系統和ERP系統整合起來,把原來分散在公司各個角落的信息用起來。
在總公司和經銷商信息互動方面,我們做到了總部會給經銷商一些指導性的意見,幫助他們做一些分析。反過來,零售環節有關的產品信息、庫存信息、客戶信息可以做為總部開發新產品、制訂市場策略的參考。
當然,最后的情況就是對方案做個小結:
從各家實施的案例可以看出,Internet和電子商務是一把“雙刃劍”,建立Internet時代的高效運作和管理體系是當前加工/分銷(特別是分銷型企業)公司。電子商務仍然是商務,僅僅前所未有高效率信息交流,當然這也不是簡單商務網絡化,相應企業需要員工在操作概念上進行相應的轉變,對于該轉變我們已經在實際的實施中取得其平穩過渡的良好經驗。
固然,此應用方案是立足于基礎的業務操作,實施企業網絡化過程中采用的是逐步深入的過程,這個過程在系統的實施案例中我們有很好的成功的經驗。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