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對本項目進展非常了解。了解渠道通常是每周組員的狀態報告和直接與組員接觸了解,這也需項目組成員能如實匯報工作。
* 對現階段或本周所需完成的工作非常了解。知道現在該做什么,并且能把各項工作進行合理細致地劃分,因為各個分解的工作比較細致,因此能相對精確地評估出這些工作完成所需的時間。
* PC對項目組員的能力比較了解,安排工作時能做到有的放矢。當安排的員工對工作不熟悉時,會指定相應的組員進行協助。
* PC對組員的工作安排都比較細致飽滿。一般不會出現有些員工有事干,有些員工沒事干的情況,當出現這種情況或員工提前完成工作時,PC就會進行相應的協調。
d.PC在項目組例會上的工作安排一般只限于本周或甚至是過后的二、三天,一般不會太長,對長時間工作的安排容易失去精確并且不易控制。相對而言,短時間的工作安排就比較精確而且容易控制,并且能不斷根據完成的工作進行調整。當然,這就要求PC能根據項目計劃中的項目時間表進行整體進度的把握。
e.項目組例會一般一周一次(時間不能太長),但必要時(如組員工作已完成或其他事情),也可在中途召開項目會議進行工作安排,一般時間都比較短(十幾分鐘左右,一般不超過半小時,以免浪費時間),總之,當PC覺得需要時,就會召開項目會議。
f.當項目組出現意外事件或影響項目團結的事件時,PC能及時合理協調,解決項目組內的不和諧氣氛。
g.PC善于鼓勵手下,發揮員工的潛能,PC往往會贊揚很好地完成了工作的組員。
從上面可以看出,對PC的能力(包括技術和管理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國的軟件企業往往只重視PC的技術能力,但事實上,一個只精通技術的人往往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者, 筆者認為對PC而言,首先要求他能夠比他的下屬看得更遠一步,順利時不盲目樂觀,遇到挫折時不茫然失措,使整個團隊始終保持高昂的士氣。
總結
以上結合印度軟件項目管理的經驗總結了一些我國軟件質量保障應注意的問題。曾有人提出:這樣一味地學習模仿,民族軟件工業沒有多大希望。但筆者認為,在這個問題上不妨采取“拿來主義”的辦法,對于好的,事實證明是成功的經驗,首先是“占有”,然后才是“挑選”和“創新”。如果能把印度的管理經驗真正領會并付諸實踐,相信對我們的民族軟件工業一定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