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IT人在畏懼敏捷,但管理階層應該去調研敏捷的真相。
最近我和一個朋友聊天時吃驚地了解到他所在公司IT部分正在考慮的一些新變化。我吃驚地發現他們選擇了更加煩瑣的規程,盡管這些規程看上去根本無法生效。我問他們為什么不考慮使用敏捷的方法,答案是:高層領導認為“敏捷”這個詞太過激動(is a swear word)。
問題的根本在于管理層沒有真正地理解敏捷軟件過程。他們聽到了對之理解得不甚了了以及清楚從而很恐懼敏捷的屬下的說法。敏捷計算的主要好處之一就在于他使得官僚主義和對組織沒有貢獻或貢獻甚少的人難以容身。在過去復雜的傳統的開發過程:重型和講究文檔的過程中,這些人能夠很好地藏身其中,而敏捷方法卻讓他們沒有藏身之地,或者意識到自己必須快速地提高自己的技能。
這種情況中,害怕敏捷的人會很狡猾地對管理層進行誤導。而非常不幸的是,領導們往往想不起來請假一下了解故事的另一面的(像我這樣的)專家。我曾經使用過諸如面向對象軟件過程和企業統一過程(enterprise unified process)等傳統的軟件過程,也曾經使用過諸如敏捷建模和敏捷數據等敏捷過程(agile data)。
這家公司的領導聽到關于敏捷的各種謊言,他們被告知,敏捷開發人員根本不建模,也不寫文檔,但事實是,敏捷開發者在每天都在進行分析和設計,而且要書寫高價值的文檔。他們被告知,敏捷開發者盡開發一些低質量的系統,這一點和事實恰恰相反。他們還被告知,敏捷就是黑客式開發的一個新名字,但只需要上www.agilealliance.org看看就知道事實并非如此。你真的認為業界的領袖們:Martin Fowler、Bob Martin、Alistair Cockburn、Barry Boehm和Jim Highsmith都在倡導黑客式的開發方式?
敏捷是大家在一起高效率地工作,清楚所有溝通上的障礙,關注于增值的活動,從而使得開發更加成功。敏捷是大家肩并肩地工作,而不是什么都通過文檔。敏捷是管理者積極地參加到項目管理中而不是成天去寫狀況報告,用那個來監督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敏捷是開發人員和涉眾(stakeholders,譯者注:項目開發中涉及的從需求到最后交付的各種人員)在一起制定實際的計劃,而不是用復雜的微軟Project去制定一些幾乎沒人看的進度表。
公平地說,很難設想敏捷術能如何發揮作用,尤其是在一些軟件開發本身都問題重重的傳統組織中,被誤導過的敏捷更是難以幫上什么忙。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