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第一章XXXXXXXX核心業務系統性能測試概述
1.1 被測系統定義
1.1.1 功能簡介
1.1.2 性能測試指標
1.2 系統結構及流程
1.2.1 系統總體結構
1.2.2 功能模塊描述
1.2.3 業務流程
1.2.4 系統的關鍵點描述(KP)
1.3 性能測試環境
1.3.1 硬件及網絡環境
1.3.2 系統裝配描述
1.3.3 系統啟動和管理
2 第二章 性能測試
2.1 壓力測試
2.1.1 壓力測試概述
2.1.2 測試目的
2.1.4 測試指標及期望
2.1.5 測試數據準備
2.1.6 運行狀況記錄
3第三章 測試計劃及方案
2.2 測試步驟
2.2.1 被測系統調研
2.2.2 測試環境的部署
2.2.3 腳本的錄制和調試
2.2.4 準備測試場景
2.2.5 準備測試數據
2.2.6 執行性能測試
2.2.7 生成測試報告
2.3 測試時間進度及人員安排
2.3.1 人員安排
3 第四章 測試報告
1 前言
目前,XXXX的XXXXXXXX核心業務系統(以下簡稱新業務系統)已先后在XXXX、成功上線,從而公司的XXXX信息管理逐步走上了集中管控的道路。后續,xxx等34家分公司的XXXX信息也將分布進入業務系統,從而將會勢必出現新業務系統中信息大量增長的態勢。
隨著新業務系統在生產狀態下日趨穩定、成熟,系統的性能問題也逐步成為了我們關注的焦點:XXXX大數據量的“沖擊”,在XXXX信息進入時,系統能穩定在什么樣的性能水平,面臨公司業務沖刺時,系統能否經受住“考驗”,這些問題需要通過一個完整的性能測試來給出答案。
本《性能測試規劃書》即是基于上述考慮,參考科學的性能測試方法而撰寫的,用以指導即將進行的XXXXXXXX核心業務系統的性能測試。
1第一章xxxx系統性能測試概述
1.1 被測系統定義
xxxx業務系統作為本次測試的被測系統(注:以下所有針對被測系統地描述均為針對XXXXXXXX核心業務系統進行的),該業務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xxxxx
在本次測試中,將針對上述的功能進行壓力測試,檢查并評估在模擬環境中,系統對負載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戶連接情況下,系統地吞吐能力和響應能力,以及在預計的數據容量中,系統能夠容忍的最大用戶數,
1.1.1 功能簡介
xxxxxx
主要功能如下:
Ø xxx
Ø xxxxx
Ø
1.1.2 性能測試指標
本次測試是針對XXXXXXXX核心業務系統的性能特征和系統的性能調優而進行的,主要需要獲得如下的測試指標。
1、系統的響應能力:即在各種負載壓力情況下,系統的響應時間,也就是從客戶端交易發起,到服務器端交易應答返回所需要的時間,包括網絡傳輸時間和服務器處理時間。
2、應用系統的吞吐率:即應用系統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交易量,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應用系統針對不同的負載壓力,所能完成的交易數量。
3、應用系統的負載能力:即系統所能容忍的最大用戶數量,也就是在正常的響應時間中,系統能夠支持的最多的客戶端的數量。
1.2 系統結構及流程
xxxx業務系統在實際生產中的體系結構跟本次性能測試所采用的體系結構是一樣的,交易流程也完全一致的。不過,由于硬件條件的限制,本次性能測試的硬件平臺跟實際生產環境略有不同。
1.2.1 系統總體結構
描述本系統的總體結構,包括:硬件組織體系結構、網絡組織體系結構、軟件組織體系結構和功能模塊的組織體系結構。
1.2.2 功能模塊
本次性能測試中各類交易都是由若干功能模塊組成的,每個交易都根據其執行特點分成了若干操作步驟,每個步驟就是一個功能點(即功能模塊),在xxx業務系統中,各種交易及其包含的功能模塊關系如下:
1. xxx
2. xxxx
3. xxxx
本次壓力測試主要設計的功能模塊以及所屬的路徑如下表
名稱 所屬交易路徑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