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所建議技術可行性分析
4.1 對系統的簡要描述
4.2 與現有系統比較的優越性
4.3 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
4.4 采用建議系統可能帶來的影響
◆ 對設備的影響
◆ 對現有軟件的影響
◆ 對用戶的影響
◆ 對系統運行的影響
◆ 對開發環境的影響
◆ 對經費支出的影響
4.5 技術可行性評價:包括
◆ 在限制條件下,功能目的是否達到
◆ 利用現有技術,功能目的是否達到
◆ 對開發人員數量和質量的要求,并說明能否滿足
◆ 在規定的期限內,開發能否完成
5 所建議系統經濟可行性分析
5.1 支出
5.2 效益
5.3 收益/投資比
5.4 投資回收周期
5.5 敏感性分析:指一些關鍵性因素,如:
◆ 系統生存周期長短
◆ 系統工作負荷量
◆ 處理速度要求
◆ 設備和軟件配置變化對支出和效益的影響等的分析
6 社會因素可行性分析
6.1 法律因素:如
◆ 合同責任
◆ 侵犯專利權
◆ 侵犯版權
6.2 用戶使用可行性:如
◆ 用戶單位的行政管理
◆ 工作制度
◆ 人員素質等能否滿足要求
7 其他可供選擇的方案
逐個闡明其它可供選擇的方案,并重點說明未被推薦的理由。
8 結論意見
◆ 可著手組織開發
◆ 需等待若干條件具備后才能開發
◆ 需對開發目標進行某些修改
◆ 不能進行或不必進行
◆ 其它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