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oo
三、流程可視化
毫無疑問,流程可視化是當前一個極為熱門的話題,人們分別從不同角度詮釋著流程可視化。其中,主要有:流程可視化表示、流程可視化演示、流程可視化建模,以及流程可視化表演等。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四種流程可視化形式互相之間并不沖突,而是互相相容,一般情況,以一種形式為主,輔以其他形式,做到多種形式互相融合和集成?梢钥隙,隨著流程可視化的普及和發展,還會出現新的、為用戶所喜見的形式。
(一)流程可視化表示
流程可視化表示是流程可視化的最基本形式,最常見的是我們經常使用的各種形式的流程圖。流程圖也與其他計算機技術一樣,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特別是近年來,流程圖本身的復雜程度、繪制工具和方法、管理機制,以及視覺效果等方面都有大的發展。比如,大型企業的業務流程成千上萬,而且流程之間及每個流程的內部都有復雜的結構,現在已有不少成熟的軟件,可以實現流程的管理、繪制、修改的半自動化或自動化。
筆者想指出的是,目前,真正功能強大、操作簡便的流程可視化軟件還比較少見。據業內人士反映,國外的這類軟件盡管比較多,但是,它們大多不符合我國用戶習慣,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因此,用戶們期待適合我國國情的流程可視化軟件問世。
(二)流程可視化演示
中央電視三臺的“快樂驛站”是一個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的欄目,它所播送的相聲、小品等,從形式上看,要比真人演出還要滑稽幽默,真是“好好看哪”!
其實,“快樂驛站”的形式完全可以用到流程可視化之上。
我們知道,企業的業務流程實際上是一種邏輯結構,它蘊涵在企業的業務運作和流轉之中,人們雖然身處其中,但是,往往并不能深悟其妙,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將業務流程進行可視化演示,那將有助于人們對業務流程的分析和理解,進而改造和優化流程。筆者預言,隨著需求的擴大,社會上一定會出現一批專門從事流程可視化演示節目制作的機構,如果發展得好,可能形成一個不大不小的產業。
(三)流程可視化建模
流程可視化建模是軟件設計可視化建模技術向管理業務領域的擴展和延伸。二者的主要區別是流程可視化建模著眼于軟件運行的結果,而不是軟件本身;而軟件設計可視化建模則剛好相反,著眼于軟件本身的設計而較少關注其運行的結果。
這里有必要指出,流程可視化建模是流程建模的一種形式,而流程建模則屬于業務流程再造(BPR)范疇。目前,軟件市場上流行著各種各樣的BPR工具,他們是一種套裝軟件,不僅能提供繪制業務流程圖的功能,有些軟件還能提供與流程有關的數據分析和流程仿真分析(what-if),而最新的BPR工具軟件還能分析企業運營的利弊和流程“瓶頸”,甚至還能幫助企業擬定新的高效流程。這些軟件已經成為有的企業管理人員的助手。毫無疑問,流程可視化建模技術可以使BPR工具的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得BPR工具運行的結果更加直觀、逼真,更易于用戶對業務流程的理解。
(四)流程可視化表演
如果作一深入分析,可以發現,以上介紹的三種流程可視化形式有一個共同缺點:它們比較適用于現有流程的描述,而不太適用于流程創新。我們不難知道,流程描述相對于流程創新來說,要容易得多、簡單得多。流程創新真正難點在于它的風險性。一般來說,流程創新包括,現有流程的改造、再造,以及新流程的設計和實施。之所以說流程創新難度大,主要是因為,新流程的設計方案只是厚厚的一疊或幾疊圖表和文字資料。企業決策者很難從中看出其中的多少奧妙以及它們背后所隱藏的問題。但是,方案一旦得到企業高層批準并付諸實施后,其中所隱藏的問題必然會漸次顯露,而問題一旦出現,解決起來往往并不容易,甚至可能造成巨大損失或難以挽回的后果。
《企業流程設計指南:流程可視化》(以下簡稱《流程可視化》)一書則給出了流程可視化的另一種形式,即,流程表演,這是流程可視化的一種全新理解,它可以大大降低流程創新的風險性。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