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價值”的概念無疑會受到環境的影響,這在經典辯論“一杯水的價值在特定條件下可能超過一整杯鉆石的價值”中得到了體現。價值還受到市場實踐的影響——例如,品牌——這種實踐試圖增加產品的心理價值。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首先使用三種典型和為人熟知的評估技術探討可接受的評估實踐。然后我將簡單介紹建模和仿真技術。最后,我將就長期的IBM Rational開發實踐如何作為一個“現實的選項”方法被重新構造來達到在軟件項目管理中支持靈活性的目的以在軟件產品中創造更多價值給出建議。
在下面的討論中有兩個重要術語:產品和價值。一個軟件產品不止是一個可執行程序;它還可以指軟件服務,系統,或過程。價值被表示為價格,并通過在其生存周期中流向軟件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收益來衡量。本文的適用范圍限于以市場心理需要為目標的軟件項目;它不包括那些按照合同來滿足具體客戶需要的執行項目。
IBM Rational1一直走在軟件經濟實踐的前列,其主要的強項是估計項目成本。下面這個來自COCOMO II的等式在整個Rational社區中是非常著名的:
工作量 = (人員) (環境) (質量) (規模過程*)2
*表示過程有效性
這個等式抓住了以下關鍵因素:
- 工作量:完成項目需要的人月
- 人員:考慮團隊能力的因素
- 環境:考慮工具和技術的因素
- 質量:考慮需要的產品質量的因素
- 規模:組成最終產品的人工產生的代碼行數
- 過程:基于產生最終產品的過程的有效性的公式
在宣傳軟件經濟分析中,軟件經濟的“成本方面”是Rational的傳統強項,而經濟問題的“價值方面”則由Barry Boehm和Dan Port的一篇關于“基于價值的軟件工程 (VBSE)”的論文3探討。在文中他們做了如下定義:
VBSE涉及軟件和信息系統產品,過程技術,以及它們與人類價值的互動。它使用風險分析來平衡軟件規范和靈活性,并解答其它關鍵“多少是足夠的”的問題。
Boehm和Port論及并向軟件設計增加價值:
我們的路線圖的目標被一個關鍵中間結果所支持:所有層次的設計者必須做出在增加價值的意義上比他們今天所做出的決定更好的設計決定。設計決定對產品和過程設計,更大規模項目的結構和動態管理,在項目組合策略實現中項目的分布,以及國家軟件政策是十分重要的。更好的決策對更多的價值增長有關鍵推動作用。
圖1列舉了由簡單到復雜的幾種著名的項目評估技術:
圖1:價值估量技術通過由從低到高的黑色曲線表示。圖片來自2002年10月的“IT選擇分析”,ISMC Orlando,Nancy Burchfield,原則性IT優化,IBM全球化服務。
點擊放大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