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中的測試步驟需要詳細到什么程度,主要取決于測試用例的“最終用戶”(即執行這些測試用例的人員),以及測試用例執行人員的技能和產品熟悉程度。如果編寫測試用例的人員也是測試用例執行人員,或者測試用例的執行人員深刻了解被測軟件,測試用例就沒有必要太詳細。而如果是測試新人執行測試用例,或者軟件測試外包給獨立的第三方公司,那么測試用例的執行步驟最好足夠詳細。
誤區之三:追求測試用例設計“一步到位”
現在軟件公司都意識到了測試用例設計的重要性了,但是一些人認為設計測試用例是一次性投入,測試用例設計一次就“萬事大吉”了,片面追求測試設計的“一步到位”。
這種認識造成的危害性使設計出的測試用例缺乏實用性,或者誤導測試用例執行人員,誤報很多不是軟件缺陷的“Bug”,這樣的測試用例在測試執行過程中“形同虛設”,難免淪為“垃圾文檔”的地步。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任何軟件項目的開發過程都處于不斷變化過程中,用戶可能對軟件的功能提出新需求,設計規格說明相應地更新,軟件代碼不斷細化。設計軟件測試用例與軟件開發設計并行進行,必須根據軟件設計的變化,對軟件測試用例進行內容的調整,數量的增減,增加一些針對軟件新增功能的測試用例,刪除一些不再適用的測試用例,修改那些模塊代碼更新了的測試用例。
軟件測試用例設計只是測試用例管理的一個過程,除此之外,還要對其進行評審、更新、維護,以便提高測試用例的“新鮮度”,保證“可用性”。因此,軟件測試用例也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
誤區之四:讓測試新人設計測試用例
在與測試同行交流的過程中,不少剛參加測試工作的測試新人經常詢問的一個問題是:“怎么才能設計好測試用例?”。因為他(她)們以前從來沒有設計過測試用例,面對大型的被測試軟件感到“老虎吃天,無從下口”。
讓測試新人設計測試用例是一種高風險的測試組織方式,它帶來的不利后果是設計出的測試用例對軟件功能和特性的測試覆蓋性不高,編寫效率低,審查和修改時間長,可重用性差。
軟件測試用例設計是軟件測試的中高級技能,不是每個人(尤其是測試新人)都可以編寫的,測試用例編寫者不僅要掌握軟件測試的技術和流程,而且要對被測軟件的設計、功能規格說明、用戶試用場景以及程序/模塊的結構都有比較透徹的理解。
因此,實際測試過程中,通常安排經驗豐富的測試人員進行測試用例設計,測試新人可以從執行測試用例開始,隨著項目進度的不斷進展,測試人員的測試技術和對被測軟件的不斷熟悉,可以積累測試用例的設計經驗,編寫測試用例。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