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的內部參數傳遞,是測試過程對測試用例的要求,在測試框架中,需要實現的是允許測試設計工程師配置這個參數傳遞過程,而不是通過修改測試腳本來實現。也就是說,需要在測試用例中定義傳遞規則,在執行時刻由測試框架來實現參數傳遞,而不是腳本自己來實現。
測試用例的輸入參數,這個部分解釋起來會涉及到測試環境管理,這里就不再詳細描述。
測試用例的驗證規則,是測試用例是否執行通過的基本要求,也是必須的。在自動測試框架中,需要定義規則,而不是在測試腳本中來實現。因為如果測試腳本中實現了規則,會導致測試腳本的重用成為難以逾越的問題。
3、對測試腳本的要求
測試腳本需要體現操作流程,而不體現測試邏輯。
測試框架對測試腳本的要求,是——“盡可能簡單”。
4、測試數據管理
測試數據分成兩個部分(自動測試中):1)測試用例數據;2)測試數據場景數據。
首先,我們給出一個概念:測試數據場景。測試數據場景定義:相對于測試計劃,測試計劃中的所有測試用例對測試環境的數據依賴,就是測試數據場景。
測試數據,包括在測試用例中。
測試框架要求測試用例把依賴于測試數據場景的數據部分,定義為輸入參數。這樣,當我們獲得一個測試用例的集合(體現為測試集),我們就可以得到所有測試用例輸入參數的集合。
測試數據的集合,可以和測試數據場景來對應,也就是說,這個集合就是自動測試能夠執行所依賴的測試數據場景。
自動測試框架的構建
自動測試框架可以通過幾種方式來構建:
5、基于編寫程序來構建
可以通過自己來編寫一個程序,實現所有的自動測試框架。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編寫一個類似于TestCenter這樣的關系系統。
也有部分的測試組織來管理,相對比較少。
6、基于QC來構建
QC是一個兩層次的架構,用戶可以通過在QC中增加一些插件,來實現三層的測試框架、數據管理框架、測試場景框架。
大多數使用自動化測試的用戶也是這樣來做的。
還有一種方法,是對測試腳本進行二次封裝,在測試腳本層面實現一個三層的測試框架。當然這種方法可以實現:1)參數傳遞;2)測試配置等工作。如果需要更好的實現自動測試框架,這種方法還是存在很多缺憾。
7、基于TestCenter來構建
TestCenter是實現3+層框架的測試工具,已經包括了完整的自動化測試框架。用戶可以基于此工具來建立自己的自動化測試體系,對于當前用戶對自動化測試的需求,已經支持的比較好了。
特別是對于迭代測試,TestCenter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把第一次測試產生的測試集合,作為下一次測試的輸入,組裝成測試集合的測試集合,很方便的進行后一個輪次的測試過程。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