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模型
H模型中, 軟件測試過程活動完全獨立,貫穿于整個產品的周期,與其他流程并發地進行,某個測試點準備就緒時,就可以從測試準備階段進行到測試執行階段。軟件測試可以盡早的進行,并且可以根據被測物的不同而分層次進行。只要測試條件成熟了,測試準備活動完成了,測試執行活動就可以進行了。
H模型揭示了一個原理:軟件測試是一個獨立的流程,貫穿產品整個生命周期,與其他流程并發地進行。H模型指出軟件測試要盡早準備, 盡早執行。不同的測試活動可以是按照某個次序先后進行的,但也可能是反復的,只要某個測試達到準備就緒點,測試執行活動就可以開展。
X模型
X模型也是對V模型的改進,X模型提出針對單獨的程序片段進行相互分離的編碼和測試,此后通過頻繁的交接,通過集成最終合成為可執行的程序。X模型的左邊描述的是針對單獨程序片段所進行的相互分離的編碼和測試,此后將進行頻繁的交接,通過集成最終成為可執行的程序,然后再對這些可執行程序進行測試。己通過集成測試的成品可以進行封裝并提交給用戶,也可以作為更大規模和范圍內集成的一部分。多根并行的曲線表示變更可以在各個部分發生。由圖中可見,X模型還定位了探索性測試,這是不進行事先計劃的特殊類型的測試,這一方式往往能幫助有經驗的測試人員在測試計劃之外發現更多的軟件錯誤。但這樣可能對測試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對測試員的熟練程度要求比較高。
除了軟件測試模型,開源軟件測試模型也應該大概了解
開放源碼軟件測試模型以“滿意測試”為基本原則,強調迭代發展。
“滿意測試”基本定義
是一個過程,通過該過程可以合理的成本獲取足夠的產品質量評價信息,從而使得與產品有關的決策更為明智和及時。
模型基本需求
以下給出開源軟件測試模型應滿足的一些基本要求,將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
1. 應充分考慮開放源碼的早發布和常發布特點,對每一次代碼的提交、滯后、變更能夠作出適當反應,允許對仍處于開發、尚未集成的元素進行及時測試;
2.明確鼓勵測試人員在進行測試設計時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源,而不僅限于項目文檔;
3.允許測試工作由于較差的或滯后的項目文檔而受負面影響,但應防止完全阻塞測試工作的情況發生;
4. 允許每個測試案例可以利用不同的信息源進行設計,允許在獲得新的信息源時對測試進行重新設計;
5. 應包含反饋機制,使得測試執行過程中的發現可被及時考慮到測試設計中;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