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控制點三項目的質量控制
信息化項目的質量控制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IT技術本身(硬件、軟件、系統)的質量控制,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IT技術應用于企業的質量控制。對于前者,我們可以依照國家的質量標準進行考量,而對于后者,則沒有統一的標準,并難以實行量化控制,但無論如何,信息化項目的主體是企業,檢驗IT技術應用于企業質量好壞的唯一標準則應該是項目在企業中的實施效果。因此做好信息化項目中的質量控制需做到:
對項目技術方案進行適應性評估信息化項目的最終效果體現在企業的應用,因此不適應企業實際情況的方案即使技術再先進、架構再穩定也不是好的方案。這就要求企業的項目經理,在拿到軟件公司(實施方)提供的項目方案后,首先要對其進行適應性評估:一方面,評估項目方案與企業其它項目的技術路線是否一致。信息化項目是影響企業多個層面的系統工程,因此它并不是獨立的,而是與其它項目緊密相連的。如果信息化各個項目的技術路線不一致,將會導致信息化項目間信息流通不通、數據接口不一致,形成各種信息“孤島”;另一方面,評估項目方案與企業業務的結合程度。信息化系統最終用戶是業務部門,因此項目方案要適應企業的業務需求,并易于與企業的業務流程融合在一起,并在充分滿足業務需求的基礎上,對業務水平有計劃的進行提高。
階段性評估與項目驗收并重信息化項目的建設一般周期較長,且信息化項目建設的效果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因此如果項目的驗收和評估都集中到項目完成后進行,就會導致項目承擔風險過大。信息化項目邊實施、邊應用、邊考量、邊改進的階段性評估,不僅有助于項目經理在項目進行中進行質量控制,而且能夠有效降低信息化項目的風險。
對項目實施進行文檔跟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分別根據實施的每個階段編寫建設(使用)手冊,進行文檔跟蹤,并在項目完成后最終匯總成統一的項目建設(使用)文檔,能夠有助于項目經理對項目質量的把握和監督。
關鍵控制點四項目的風險控制
對信息化項目進行風險控制能夠減少信息化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有效提高信息化項目實施的成功率。由于信息化項目的核心是通過IT技術為企業的業務提供應用服務,因此信息化項目的風險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技術風險,技術架構好壞、軟件提供方的技術能力以及項目實施方的實施經驗等因素形成了信息化項目的技術風險。為了規避項目的技術風險,企業的項目經理,一方面要選擇開發能力較強的軟件提供方和經驗豐富、服務優良的項目實施方;另一方面還要把握項目的技術架構與企業其它信息化項目技術架構之間的一致性;此外,引入第三方的專業咨詢、監理和項目評估也是企業規避技術風險的有效手段。
二是應用風險,信息化項目應用于企業,與企業業務之間的適應水平、結合程度以及項目實施帶來的影響等因素形成了信息化項目的應用風險。在項目實施前,進行項目適應性評估能夠預測項目與企業業務之間的結合程度,并能夠有效預期項目應用后所帶來的問題,提前研究解決辦法;項目實施中,邊實施、邊應用,隨時監控項目的實施情況和應用效果,出現問題及時解決,也能夠有效規避項目的應用風險。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