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產品穩定性測試報告計劃內容
測試場景與用例:
1. 場景一:復合場景(綜合),測試目的:驗證產品是否可連續運行1年以上,以測試基準數據進行估算,并結合實際項目的公文數量與用戶總量進行估算,以求把產品的性能結果應用于項目的實際估算中。
2. 場景二:附件上傳(單獨),測試目的:驗證前期在Linux下出現多次Was服務器宕機問題(在Windows下使用JProbe對JVM堆棧進行觀測,并配合研發中心查找內存泄漏原因)
3. 場景三:發送組件(拆分),測試目的:針對前期復合場景及附件上傳場景中頻繁出現的Was服務器宕機行為,與研發中心溝通后把初時的附件上傳腳本拆分為兩個獨立組件以進行后續排查性測試,為研發中心定位及排查問題提供理論依據。
4. 場景四:上傳組件(拆分),測試目的:針對前期復合場景及上傳中頻繁出現的Was宕機問題,結合以進行發送組件測試。為求進一步縮小對產品內存泄漏問題的追蹤,輔助研發中心對產品穩定測試給予綜合結論。
5. 場景五:附件上傳(單獨),測試目的:針對前期排查性測試中未發現Was宕機和其它服務器異常行為,在已進行后續測試中對測試服務器環境進行重新部署及優化。從而排除了由測試環境配置問題而導致性能問題。
6. 場景六:復合場景(綜合),測試目的:在以優化的測試環境中,重新賦予同測試用例、同數據量條件下復合場景測試。針對前期測試當中頻繁發生Was宕機行為,從測試策略角度出發重新調整了內存堆棧截取策略。由此,進一步降低了由不正當的使用內存片段,而對產品性能造成的影響。
注意:在以上排查性驗證測試中,均使用Linux應用與Windows應用配合進行的原則進行問題排查。
本次產品穩定測試報告資源列表
測試時間與結果位置:
1. 場景一:復合場景(綜合)
測試時間:大致時間9-11至9-15(根據例會總結,工作周報)
測試結果:
2. 場景二:附件上傳(單獨)
測試時間:大致時間9-18
測試結果:Memory_2006_10_11
Memory_2006_10_12
3. 場景三:發送組件(拆分)
測試時間:大致時間10-17
測試結果:Memory_10_17
Memory_10_18
Memory_10_19(Memory_new/Memory_new1)
Memory_10_23
Memory_10_24
4. 場景四:上傳組件(拆分)
測試時間:大致時間11-3-6:Linux下上傳組件測試
測試結果:附加上傳Linux下
5. 場景五:附件上傳(單獨)
測試時間:大致時間11-13:Linux下附件上傳測試
11-14:Windows下使用JProbe觀測附件上傳測試
6. 場景六:復合場景(綜合)
測試時間:大致時間11-16:Linux下復合場景綜合測試
測試結果: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