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有可能成為國際上操作系統的標準的操作系統.
B. 在目前,用于保證軟件質量的主要手段.
C. 進入80年代后,已迅速成為常用的程序設計語言之一.
D. 在軟件開發中,有利于發揮集體智慧的一種做法.
E. 在開發軟件時,可用來提高程序員的工作效率.
供選擇的答案:
A. (1)MS-DOS (2)VMS (3)VM (4)UNIX
B. (1)正確性證明 (2)測試 (3)自動程序設計 (4)符號執行
C. (1)Smalltalk-80 (2)Ada (3)C (4)PROLOG
D. (1)設計評審 (2)模塊化 (3)主程序員組 (4)進度控制
E. (1)程序開發環境 (2)操作系統的作業管理功能
(3)編譯程序的優化功能 (4)并行運算的大型計算機
試題 2
最初的軟件開發方式是(A), 人們用筆和紙編寫程序. 從60年代后期開始, *
軟件開發方式逐步發展成為使用終端設備編寫程序的(B), 從80年代初開始, 發*
達國家的軟件開發方式正在向(C)轉變.
在結構化程序設計思想提出以前, 在程序設計中曾經主要強調程序的(D). *
現在, 與程序的(D)相比, 人們更重視程序的(E).
供選擇的答案:
A,B,C: 1.實時方式 2.分時方式 3.批方式 4.并行方式 5.工作站方式 6.陣列方式
D,E: 1.安全性 2.專用性 3.一致性 4.合理性 5.可理解性 6.效率
試題 3
從下列敘述中選出5條正確的敘述.
(1) 每種程序設計語言都有它特定的語法.
(2) 結構化的程序設計語言中沒有 GOTO 語句.
(3) 定義程序設計語言時用的字符集各種語言不完全相同.
(4) 在匯編語言中, 用調用指令, 返回指令和轉移指令改變程序中指令的執行順序.
(5) 由于 FORTRAN 語言的結構是塊結構, 所以它特別適合于模塊化程序設計.
(6) PASCAL 語言允許用戶定義結構化的數據結構.
(7) 一般而言, 語言級別越高, 用它編出的程序越短.
(8) 結構化程序設計可以大大提高程序的執行效率.
(9) 編譯程序是一種常用的應用軟件.
(10) 編譯程序在進行優化時有時需要用到源程序的注釋.
試題 4
(1) 按邏輯結構分, 文件主要有兩類: (A) 和 (B) . UNIX 中的文件系統采用(B).
(2) 文件系統的主要目的是 (C).
(3) 文件系統中用 (D) 管理文件.
(4) 為了允許不同用戶的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 通常在文件系統中采用 (E).
A,B : (1) 網狀文件 (2) 只讀文件 (3) 讀寫文件
(4) 記錄式文件 (5) 索引文件 (6) 流式文件
C : (1) 實現對文件的按名存取 (2) 實現虛擬存貯器
(3) 提高外部設備的輸入輸出速度 (4) 用于存貯系統文檔
D : (1) 堆棧結構 (2) 指針 (3) 目錄 (4) 頁表
E : (1) 重名翻譯 (2) 多級目錄 (3) 約定 (4) 路徑
試題 5
排序的方法有許多種, (A) 法從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 與已排序序列
中(初始時為空)的元素作比較, 將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確位置上; (B) 從未排娦蛐蛄兄刑粞≡*, 并將其依次放入已排序序列的一端; 交換排序法是對序列中
的元素進行一系列比較, 當被比較的兩元素逆序時, 進行交換.(C) 和 (D) 是基
于這類方法的兩種排序方法, 而(D) 是比 (C) 效率更高的方法. 利用某種算法,
根據元素的關鍵值計算出排序位置的方法是 (E).
(1) 選擇排序 (2) 快速排序 (3) 插入排序 (4) 冒泡排序 (5) 合并排序
(6) 二分排序 (7) 雜湊排序 (8) 基數排序
試題6
下列流程圖用于從數組K中找出一切滿足:
K(I)+K(J)=M
的元素對(K(I),K(J))(1<=I<=J<=N)。假定數組K中的N個不同的整數已按由小到大
的順序排列,M是給定的常數。
開始
↓
1→I
↓
N→J
┌───────→↓ (A)
│ I:J──────────────┐
│ (B)│ ↓
│ < ↓ > 結束
│ ┌───K(I)+K(J):M ────┐
│ ↓ ↓= ↓
│ (C) 輸出I,J,K(I),K(J) (D)
│ │ ↓ │
│ │ (C) │
│ │ ↓ │
│ │ (D) │
└──┴─────┴───────┘
此流程圖中,比較“K(I)+K(J):M"最少執行次數約為 (E) 。
供選擇的答案
A、B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C、D : ① I+1→I ② I-1→I ③ J+1→J ④ J-1→J ⑤ I→J ⑥ J→I
E : ① N/4 ② N/2 ③ N ④ 2N
試題 7
將十進制數 0.7109375 轉換成二進制數是(A).用ASCII碼(7 位)表示字符5 和7 是(B).
浮點數的階碼可用補碼或增碼(移碼)表示,數的表示范圍(C).在浮點表示方法中(D)是隱含的.
用 8 位補碼表示整數 -126 的機器碼算術右移一位后的結果是 (E).
A: (1) 0.1011001 (2) 0.0100111 (3) 0.1011011 (4) 0.1010011
B: (1) 1100101 和 1100111 (2) 1010011 和 0110111
(3) 1000101 和 1000111 (4) 0110101 和 0110111
C: (1) 二者相同 (2) 前者大于后者 (3) 前者小于后者
D: (1) 位數 (2) 基數 (3) 階碼 (4) 尾數
E: (1) 10000001 (2) 01000001 (3) 11000001 (4) 11000010
試題 8
一排隊線路, 輸入為 A,B,C, 其輸出分別為 Fa, Fb, Fc, 在同一時間內只*
能有一個信號通過. 如果同時有兩個以上的輸入信號出現時, 則按 A, B, C的*
順序輸出. 例如, A=B=C=1, 則 Fa=1, Fb=Fc=0. 那么, Fb 和 Fc 的表達式:
Fb= (A) , Fc= (B).
設X=X1X2 和 Y=Y1Y2 是二個二進制的正整數. 則
判斷 "X>Y" 的邏輯表達式 F1= (C); 判斷 "X<>Y" 的邏輯表達式 F2= (D);娕卸* "X<=Y" 的邏輯表達式 F3= (E)
━━━
━ ━
A,B : (1) A+B+C (2) A+B+C (3) A+B
━━━ ━━━━━ ━━━━━
━ ━ ━ ━
(4) A+B C (5) A+B+C (6) A+A B
━ ━ ━ ━ ━ ━
C,D,E: (1) X1X2+Y1Y2+X1Y2+X2Y1 (2) X1Y1+X2Y1Y2+X1X2Y2
━ ━ ━ ━ ━ ━ ━
(3) X1Y1+X1X1Y2+X1Y1Y2 (4) X1Y1+X1X1Y2+X2Y2
━ ━ ━ ━ ━ ━
(5) Y1Y1+X1Y1X2+X1X2+X1Y1+X1Y1Y2
━ ━ ━ ━ ━ ━ ━ ━
(6) X1Y1+X2Y1Y1+X1X2Y2+X1Y1+X1X2Y2+X2Y1Y2
試題 9
從下列敘述中選出5條正確的敘述.
①磁盤存儲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有存儲容量,查找時間,傳輸速率和記錄密度等.
②磁盤轉速提高一倍,平均查找時間縮小一半.
③磁盤存儲器的數據傳輸速率決定于磁頭定位時間,旋轉等待時間和單位時間內
讀出或寫入的字節數.
④在單總線結構的計算機系統中,I/O設備與主機之間傳送數據的方式一般有
程序查詢,程序中斷和 DMA 三種方式.
⑤對個人計算機進行二次開發后, 可以作為多用戶主機的仿真終端. 這樣個人計
算機既可以作為獨立的計算機使用, 又可以在必要時共享主機的資源.
⑥DMA 方式的地址修改, 傳送字節計數等完全由硬件電路來實現.
⑦DMA 用于傳送成組數據, 因此不能每傳送一個字節就由 DMA 控制器提出一次
總線請求.
⑧通常每個外部設備都用一個接口電路于主機聯接. 因此, 主機只能用一個唯一的
地址來訪問一個外部設備.
⑨在計算機中處理漢字和處理西文的方法是類似的. 因此, 在西文計算機上擴充
漢字處理功能后, 原有的西文終端都可用作漢字終端.
⑩CRC 校驗碼的生成或校驗可用由移位寄存器, 半加器和簡單門電路構成的電路
來實現.
試題 10:
* 在計算機的指令系統中, 通常同時采用多種確定操作數的方式. 當操作數直
接由指令給出時, 操作數稱為 (A). 當操作數的地址由某個指定的變址器的內容于
位移量相加得到時, 稱為 (B). 如果操作數的地址是主存中于該指令地址無關的存
貯單元的內容, 則稱為 (C). 是否進行 (C), 用指令中的某個特征位指定. 把 (D)
看做變址器進行 (B), 稱為 (E).
A,B,C,E: (1) 間接尋址 (2) 相關尋址 (3) 相對尋址 (4) 單純尋址
(5) 變址尋址 (6) 直接數 (7) 低位數 (8) 堆棧尋址
D: (1) 地址寄存器 (2) 指令計數器 (3) 數據寄存器 (4) 緩沖寄存器
試題 11:
Since the time of John von Neumann, the basic conceptual model used to think
about computers and programs has (A) unchanged, in (B) of many advances in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In the (C) that von Neumann proposed, the
basic instruction cycle is for the processor to fetch the instruction pointed at
by the program counter, (D) the program counter, and then execute the instruction.
Because instructions are executed strictly sequentially, there is little inherent
parallelism, and (E) opportunity to employ large numbers of processors to gain 妔peed.
(1) small (2) big (3) add (4) little (5) model
(6) remained (7) style (8) increase (9) stead (10) spite
(11) already (12) period (13) formula (14) decrease (15) not
試題 12
In a computer program, an entity that possesses a value and is known to program
by a name: (A).
An ordered set which contains a fixed number of elements: (B).
To submit a program to a computer for execution: (C).
A secret code used to deny access to unauthorized users: (D).
A large collection of data in support of a set of data processing tasks: (E).
(1) data base (2) password (3) keyword (4) array
(5) procedure (6) run (7) data entry (8) variable
(9) vector (10) access (11) user name (12) copy
試題 13:
(1)When the electricity is switched off, the ROM is cleared of its contents, the
RAM is not.
(2) IF-THEN-ELSE structures in a programming language provide selection.
(3) A program in its original form is known as an object program, and the tran-
slated version is known as a source program.
(4) The CPU is the most important piece of hardware in the entire system and yet
one of the sinplest.
(5) The lowercase letters come after the uppercase letters in the ASCII table.
(6) Queue insertions and deletions are made at the same end of the queue.
(7) Improvements in software quality are necessary to reduce program maintenance
costs.
(8) A recursive procedure is one that activates itself during its activations.
(9) A floppy diskette machine is an example of a 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
(10) Comments specify actions for a computer to perform when a program is run.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