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文件和定義文件的名稱是否符合公司的命名規范?
問題描述的準確性是和標準和規范制定的準確程度緊密相關的。如果標準和規范定義的不明確,檢查單也往往不明確。
(3)要對檢查單中的檢查項進行分類。
如果檢查單中的檢查項比較多的時候,可以對這些檢查項進行分類,以避免遺漏和重復。
(4)要對檢查項進行度量分析,依據檢查項的發現效率對檢查項進行排序。
例如在某次評審發現了100個問題,這100個問題對應到已有檢查單的哪些檢查項?哪些問題不在檢查單上?對于不在檢查單上的要增加檢查項,對于在檢查單上的,要統計發現效率,根據發現效率調整檢查單上檢查項的優先級。這樣不斷滾動,才會越來越實用,才會成為組織的財富
(5)QA人員使用的檢查單要努力做到“從形式到本質”。
QA人員是檢查工作產品與過程與標準和規范的符合性的,往往開發人員抱怨QA人員沒有找到對他們有實質性幫助的缺陷,這是對QA人員的更高要求,需要QA人員在檢查項上下功夫。這種要求并非做不到,比如如果一個企業已經建立了關于評審過程的性能基線,需求文檔在正式審查的準備階段每個評審員發現缺陷的效率為2個BUG/頁,評審效率為5頁/小時,則QA人員則可以將這2個檢查項列入對評審過程的檢查單中:
評審員準備階段發現缺陷的效率是否大于等于2個BUG/頁?
評審員在準備階段的評審效率是否小于等于5頁/小時?
這2個問題就是在通過形式的檢查來檢查過程的內在質量,只不過內在的質量還是由評審專家去完成的。
(6)要分角色設計檢查單
在一次評審行為中,往往有多種角色的專家參與,如:設計人員、需求專家、測試人員等。對于不同類型的專家要設計不同的檢查單,這樣便于提高發現問題的效率。
上面的6條是最基本的應用技巧,在使用中還要注意不能完全依賴于檢查單,也要根據使用者的經驗來發現問題。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