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Newman在演講中對數據中心的全面測試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首先向我們講解的是目前數據中心的新特性:虛擬化、云計算、FCoE、萬兆服務以及40/100G網絡的到來,對這些新的關鍵特性要如何進行評測。David Newman對數據中心測試的要點進行了強調,那就是“可重復”、“可重現”、“測試壓力”、和“意義”。
要實現這些測試要點就要按照標準進行測試。David Newman曾經參與編寫過多項RFC的制定工作。本次大會上他對關鍵性的RFC測試標準為我們進行了介紹。David Newman介紹了RFC標準通常是成對制定的。一個是對名詞的解釋,另一個是測試方法。比如路由方面的有RFC 1242和RFC 2544、以太網交換的有RFC 2285和RFC 2889、組播的有RFCs 2285 and 2889、防火墻應用性能的有RFCs 2647 and 3511。還有一些RFC新定義出的標準:RFC 4689這是一個名詞解釋性的RFC,定義了新的轉發延遲和抖動的測試指標。還有流量模擬的RFC 4814和RFC2544在IPV6下的路由測試標準RFC 5180。和一下測試中重要指標在RFC中的描述。如吞吐量、時延、抖動和組播。
David Newman還介紹了如何利用Spirent TestCenter測試儀表對Cisco Nexus 7010、Juniper SRX5800進行的測試,并在測試中所發現的問題。這些問題提供給廠商后,廠商將在今后對產品進行進一步改進。并利用Juniper SRX5800向我們講解了L4/L7層網絡測試的需求及容易產生的問題。
在“數據中心的新趨勢”中David Newman對虛擬化、FCoE、40/100G以太網將如何進行測試也進行了講解。
《網絡世界》評測實驗室測試工程師董培欣在“網絡評測的種類及目前常見的問題”中對目前評測的類型進行了歸納。將目前的測試劃分成了“規格測試”、“選型測試”、“驗收測試”和“評估測試”這幾個大類并進行了進一步的講解:
在“規格測試”中目前常見的問題是:由于它是以廠商為主導的,所以其結果可能無法反映出應用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還有的廠商因自身技術實力問題無法對其產品進行全面的規格測試,或者測試指標本身就不全面、不準確。會對用戶產生誤導。為了克服這種情況,用戶在進行產品選擇時最好參照一些第三方測評機構出具的產品性能測試報告,有條件的用戶在選購網絡產品時不但要參考其規格測試的結果進行初期選評還要進一步進行"選型測試"。
“選型測試”目前發現的問題是,在一些非專業的測試機構進行的選型測試中,并沒有將用戶的實際應用需求進行體現,比如測試用例的設計、選擇上并不是模擬用戶實際應用中的情況,而只是規格測試的重復驗證。在浪費時間、精力的同時也沒有起到很好的選型測試效果。所以選擇專業測試機構、選擇符合用戶應用的測試用例是要十分注意的一件事情。另外選型測試自身也存在著不足:在選型測試時通常是在實驗室環境中對單臺或有限的幾臺產品進行評測其結果無法估算出網絡系統的真實處理能力是否能滿足全部應用的需求。這時候我們通常會在工程完工后實施驗收測試。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在驗收、評估這兩項測試中,只要通過專業性能測試機構進行的測試,目前為止,是可以提前發現很多網絡中的潛在問題并加以解決的。
董培欣在發言中還對目前各類網絡用戶對網絡測試的需求進行了歸納:
數據中心用戶需要規格測試進行初選、選型測試進行定型、驗收測試對網絡進行驗收。
網絡信息化系統用戶需要進行規格測試和選型測試,基本就可以滿足需要。
中小企業及小型分支機構--由于需求相對簡單也沒有更多的資金進行投入因此規格測試就可滿足其應用需求。
網絡改造及經常做網頁變動的門戶網站通常都需要進行一下評估測試對網絡及系統進行評估。
在演講中董培欣還對不同產品評測時所需重視的測試項按不同的網絡層劃分進行了介紹。
在評測在網絡建設及應用中所起到的作用及意義中董培欣強調了:網絡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稍有不慎就可能產生無法挽回的損失。評測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此類損失產生。因此做好每一項評測工作的責任重大。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