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一個電腦研究組織已經表示,軟件病毒可以插入射頻識別(RFID)標簽當中。
星期三,在意大利比薩召開的一個計算機學術會議上,研究人員公布了一份報告,這個報告聲稱,病毒有可能感染RFID芯片的內存。
目前,大部分的計算機安全專家都認為,RFID芯片不可能感染計算機病毒,因為這種芯片的內存數量相當有限。
RFID系統主要可以提高供應鏈,倉庫以及商店中貨物跟蹤的精確性,同時降低成本。和條形碼相比,射頻標簽能夠存儲更多的產品的數據信息,因此商品信息被讀取的速度更快。
射頻標簽甚至被植入寵物及家畜的身體當中,以便識別其身份。
RFID芯片技術已經引發了人們對隱私及監視問題的爭論,F在,研究人員出臺的這份報告更加增加反對人士對這方面的擔憂,比如,恐怖分子和走私者今后可以利用RFID漏洞侵入機場的行李掃描系統。
研究人員表示,RFID存在被病毒感染的危險,他們同時還公布了一套讓RFID芯片免受攻擊的防范措施。
這個研究小組的負責人是美國計算機科學家Andrew S. Tanenbaum ,他是Minix 操作系統的發明人。
(責任編輯:銘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