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測試用例進行分級,比如:
Priority0: 安裝系統并起系統,可以正常的login等。
Priority1: 系統的一些主要功能.
Priority2: 模塊的主要功能。
Priority3: 模塊的正常測試用例。 軟件測試
對于P0,P1的測試實際上是對包的Acceptance Test,而P2可以做為每個模塊的Smoke Test,P3則是對于系統全面的測試用例。
而實際上在對每個release package來說,并不一定要做P3上面全面的回歸測試,所以可以說P2的case才是最重要的。而這方面也是可以最先來實現自動化。而且對于P2和P3,實際上可以有個結果的重用。因為P2實際上是對P3 case的總結,所以P2的case總會包含P3的case。所以當測完P2case的時候,很多P3的case也被測過了。這中間可以建立一個從P2到P3case測試結果傳遞的文檔。
對于P3的case,因為有很大部分已經被P3的cases所覆蓋,所以P3應當更注重于反面用例的測試。而且對于每個release package來說,我們可以將那些failed的case單獨的抽取出來,在這個failed的case的基礎上加更多的測試用例。而對于那些非常穩定的測試用例,我們則可以把那些逐漸的整合,合并,變成P2的case.
所以理想的情況下,對于每個release package的測試將是:P0,P1和P2的case一定跑完,然后部分的測試P3的case。當然,如果可能,P1和P2的case都應當盡量的進行自動化。而作為對case的輔助,還可以進行ad hoc測試等。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