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自動化測試框架的搭建。
所謂自動化測試框架便是像軟件架構一般,定義了在使用該套腳本時需要調用哪些文件、結構,調用的過程,以及文件結構如何劃分。
而根據自動化測試用例,我們很容易能夠定位出自動化測試框架的典型要素:
a. 公用的對象。
不同的測試用例會有一些相同的對象被重復使用,比如窗口、按鈕、頁面等。這些公用的對象可被抽取出來,在編寫腳本時隨時調用。當這些對象的屬性因為需求的變更而改變時,只需要修改該對象屬性即可,而無需修改所有相關的測試腳本。
b. 公用的環境。
各測試用例也會用到相同的測試環境,將該測試環境獨立封裝,在各個測試用例中靈活調用,也能增強腳本的可維護性。
c. 公用的方法。
當測試工具沒有需要的方法時,而該方法又會被經常使用,我們便需要自己編寫該方法,以方便腳本的調用。
d. 測試數據。
也許一個測試用例需要執行很多個測試數據,我們便可將測試數據放在一個獨立的文件中,由測試腳本執行到該用例時讀取數據文件,從而達到數據覆蓋的目的。
在該框架中需要將這些典型要素考慮進去,在測試用例中抽取出公用的元素放入已定義的文件,設定好調用的過程。
3) 自動化測試腳本的編寫
該編寫過程便是具體的測試用例的腳本轉化。初學的自動化測試人員均會使用錄制腳本到修改腳本的過程。但專業化的建議是以錄制為參考,以編寫腳本為主要行為,以避免錄制腳本帶來的冗余、公用元素的不可調用、腳本的調試復雜等問題。
4) 腳本的測試與試運行
事實上,當每一個測試用例所形成的腳本通過測試后,并不意味著執行多個甚至所有的測試用例就不會出錯。輸入數據以及測試環境的改變,都會導致測試結果受到影響甚至失敗。而如果只是一個個執行測試用例,也僅能被稱作是半自動化測試,這會極大的影響自動化測試的效率,甚至不能滿足夜間自動執行的特殊要求。
因此,腳本的測試與試運行極為重要,它需要祥查多個腳本不能依計劃執行的原因,并保證其得到修復。同時他也需要經過多輪的腳本試運行,以保證測試結果得一致性與精確性。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