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小 中 大 |
推薦給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VB下Video/Audio壓縮數據流播放設計
發布: 2007-5-25 09:19 |
作者: 未知 |
來源:
不詳 |
查看: 30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領測軟件測試網
1. 引言
銀行的數字化監視監控系統是目前比較有市場及應用前景的開發項目,基于不同的MPEG采集卡與硬件外圍設備開發的監視監控系統在國內外都有比較成型的技術。為了滿足實時監視、實時采集壓縮、隨時回放、壓縮數據流的傳播等具體要求,在該系統中使用了一種用于網絡視頻/音頻多點傳輸(視頻廣播)的視頻數據采集卡,提供AVI(MPEG I Frame壓縮編碼)采集、MPG采集。發送端廣播MPEG流,接受端接受MPEG流并顯示,網絡傳輸采用WinSock 2 IP-Multicast。如果本機為發送端,網絡上另外任何一臺PC可以作為接收端。只要指定不同端口號,同時可以有多臺PC機作為發送端,多臺PC機作為接收端接收不同發送端的視頻數據,也可在傳送數據的同時在本機將數據存為MPEG文件。本文主要介紹在VB的環境下開發MPEG卡采集的Audio/Video數據播放的一些編程技巧。
2. MPEG的內容與發展簡介
多媒體信息主要包括圖像、聲音和文本三大類。其中視頻、音頻等信號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而且這些信息的表達方式、輸入、輸出的要求也各不同。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表達和適當處理是很重要的,它使多媒體信息壓縮技術成為多媒體通信領域中的關鍵技術之一。ISO與IEC于1988年聯合成立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致力于運動圖像及其伴音編碼的全球標準化工作。它包括MPEG系統:MPEG視頻、MPEG音頻。為了推動社會由文本信息時代向多媒體信息時代過渡,ISO繼MPEG-1、2和4后又推出了MPEG-7。
MPEG-1制定于1993年(ISO/IEC 11172),是針對1.5Mbit/s以下數據傳輸率的數字存儲媒質運動圖像及其伴音編碼的國際標準。視頻壓縮率為26:1。MPEG-2制定于1995年(ISO/IEC 13818),是CCIR601建議的圖像質量DVB、HDTV和DVD制定的3-10Mbit/s的運動圖像及其伴音編碼的國際標準。與前面基于信息論的波形編碼理論,針對一定比特率的視頻、音頻編碼的MPEG標準不同的是,于1998年11月公布的國際標準MPEG-4更加注重多媒體系統的交互性和靈活性。它引入AV對象(Audio/Visual Objects),使得更多的交互操作成為可能。1998年10月國際標準化組織又推出了MPEG-7的構想,預計于2001年初最終完成并公布,其正式名稱為"多媒體內容描述接口"(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Interface)。它提出了一種適用于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多媒體內容的標準化描述方案,以提取待描述對象的各方面特征為基礎,方便人們對所需的多媒體材料進行快速、有效的檢索。 |
|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