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消息隊列完成消息的存儲和管理,從而利用消息處理的次序體現任務優先級的不同;
3. 任務中耗時的消息響應邏輯能夠主動放棄CPU資源,讓別的任務執行(像Windows 3.1中的Yield函數、Visual Basic中的DoEvents語句)。
可能出于巧合,Java語言具有構造協調式多任務系統天然的條件。Java對象的方法不僅是一個函數調用,它還是一個java.lang.reflect.Method類的對象。而所有對象的方法都可以通過Method類的invoke方法調用。如果能使每個任務所對應的一系列方法全部以對象形式包裝成消息,放到消息隊列中,然后再按照自己的優先級算法將隊列中的消息取出,執行其Method對象的invoke調用,那么一個基本的協調式多任務系統就形成了。其中,任務的優先級和線程的優先級沒有綁定關系。該系統的主體調度函數可以設置成一個“死循環”,按照需要的優先級算法處理消息隊列。對于有多重循環、外設等待等耗時操作的消息響應函數,可以在響應函數內部遞歸調用主體調度函數,這一次調用把原來的“死循環”改成在消息隊列長度減少到一定程度(或者為空)后退出。退出后,函數返回,執行剛才沒有完成的消息響應邏輯,這樣就非常自然地實現了協調式系統中任務主動放棄CPU資源的要求。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