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NTLR生成C++描述的分析程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3-11 16:37:11 / 個人分類:自動化測試,編譯器。
摘要
ANTLR(ANother Tool for Language Recognition)是一種基于LL(k)文法的語法分析程序(以下簡稱分析器)生成工具。其生成的分析器默認使用Java描述,而不是更高效的C++。本文介紹了在Windows平臺下,借助VC6.0進行組織工程,使用ANTLR生成C++描述的分析器的方法,并給出了一個實例。最后,本文對ANTLR本身做出了一點小小的改進。
關鍵字
ANTLR,語法分析器,語法分析器生成工具
ANTLR簡介
分析器的自動生成一直是編譯理論研究的一個方向。早期的程序員手工編寫分析器,不但費時費力,而且編寫的分析器不穩定、不易修改和移植。在自動化大潮沖擊之下,越來越多的程序員拋棄了這種手工做法。
由舊金山大學的Terence Parr 領導開發的ANTLR(以前叫做PCCTS,Purdue Compiler Construction Tool Set,普渡大學編譯器構建工具集)是一種分析器自動生成工具,它可以接受語言的文法描述,并能產生識別這些語言的程序。而且我們可以在文法描述中插入特定的語義動作,告訴ANTLR怎樣去創建抽象語法樹(AST)和怎樣產生輸出。
現在ANTLR越來越流行(有評論說ANTLR的出現是一個里程碑),不僅因為它功能更強、容易擴展、開源,而且ANTLR生成的代碼和使用遞歸下降方法(手工生成分析器的主要方法)生成的代碼很相似,易于閱讀理解。與之相比,另外一種著名的分析器生成工具YACC(Yet Another Compiler-Compiler,基于LR分析方法)生成的程序就比較晦澀。
目前國內介紹ANTLR的文章不多,僅有的文章也是介紹使用ANTLR生成使用java描述的分析器。其實ANTLR也可以生成C++描述的源程序(從2.7.3版本開始,ANTLR開始支持C#,將來還會支持Python),不過需要一些準備工作。本文將詳細地介紹其中的具體步驟。
最新版本的ANTLR可以去ANTLR的官方網站(http://www.ANTLR.org)下載。截止到2004年6月,ANTLR的最新版本是2.7.4。下載的文件是一個不到1.3M的tar.gz形式的壓縮包,將其解壓到某個目錄(下文用<ANTLRpath>表示)。
ANTLR是使用Java開發的,需要JDK的支持。本文假設您的機器已經安裝JDK,并正確設置了classpath。
文法文件
文法就是語言識別的規則。它是ANTLR生成程序的依據。文法文件是ANTLR的核心,是程序員和ANTLR進行交流的接口。
文法文件的編寫基本是面向被解決的問題的。程序員只需要集中精力思考解決問題的邏輯,而不是羈絆于某種程序設計語言的實現細節,因此降低了出現錯誤的可能性。
文法文件的語法簡介
本文只是簡單地介紹一個文法文件的語法,具體內容可以參閱ANTLR的相關文檔。
文法文件一般包括header塊、options塊、文法分析器類(parser)及規則定義、詞法分掃描器類(lexer)及token定義。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規則和token的定義。
規則的定義形式和編譯理論中的擴展巴科斯范式(EBNF)極為相似,包括規則名、規則體、一個用作結束標志的分號和異常處理部分(可省略)。例如如下的規則就描述了C語言中的賦值語句的語法:
assignment_stat:
id '=' expr ';'
;
其意義是:一條賦值語句是由一個id、一個等號、一個表達式和一個分號順序組成的。
Token的定義方法與規則類似。例如如下的token定義就表示一個十進制的整數:
NUM:
('1'..'9')('0'..'9')*
;
其意義是:數字(NUM)的第一字符是‘1’到‘9’中的一個字符,后面是0個或多個‘0’到‘9’之間的字符。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規則的名字必須是小寫字母開始,而token的名字則必須是大寫字母開始。
設定ANTLR生成的語言
ANTLR有很多選項,可以通過在文法文件中的options塊中進行設置,其中包括ANTLR最終生成的語言。如果要生成C++描述的分析器程序,就要如下設定:
options
{
language="Cpp";
// Other options
}
language選項的默認值是“Java”。如果您希望生成的程序是C#的,將language設為“Csharp”就可以了。
C++程序的例子
下面就給出一個ANTLR生成的C++描述的分析器的實例。該分析器的功能是分析用戶輸入的一個算術表達式,給出該表達式的最終結果。在該表達式中允許出現的運算符除了加減乘除之外,還包括求冪運算符“^”,以及sin、cos和tan三個三角函數。
在開始之前,我們首先要生成編譯鏈接ANTLR生成的程序時需要的庫文件。
構建靜態鏈接庫
構建(build)由ANTLR生成的C++程序需要一個運行庫的支持。該運行庫的源代碼也是完全開放的,位于<ANTLRpath>\antlr-2.7.4\lib\cpp目錄下。我們可以選擇這些代碼其編譯為靜態鏈接庫或者動態鏈接庫。對于2.7.4版本的ANTLR,編譯動態鏈接庫需要VC7.0以上的編譯環境。這里我們將其編譯為靜態庫。
首先使用VC6.0新建一個名為ANTLRLib的Win32的靜態鏈接庫的工程,不要選擇“Pre-compiled Header”和“MFC support”選項。
點擊菜單“Project”à“Add to Project”à“Files…”,將Antlr-2.7.4\lib\cpp\src下面的除了dll.cpp之外的所有文件加入到工程中(注意一定不要加入dll.cpp,否則無法通過編譯)。
為了讓VC6.0找到所需要的頭文件,需要將<ANTLRpath>\antlr-2.7.4\lib\cpp加入到頭文件搜索路徑中。具體方法是點擊“Project”à“Settings…”,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Debug”標簽頁,在下拉列表中選擇“Preprocessor”,在“Additional include path”中,如圖填入:
<ANTLRpath>\antlr-2.7.4\lib\cpp
此時build整個工程,就可以生成ANTLR的運行庫文件ANTLRLib.lib(有些文檔說需要在工程設置中開啟RTTI選項,但是似乎不這樣做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編寫文法文件
根據需求,不難寫出如下的文法文件:
header{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
options
{
language="Cpp";
}
class ExprParser extends Parser;
{
}
// rules
expr returns [double value=0]
{double x;}
:
value=term
(
PLUS x=term {value+=x;}
|
MINUS x=term{value-=x;}
)*
;
exception
catch [ANTLR_USE_NAMESPACE(antlr)ANTLRException& ex] {
// catch all exceptions and report it
reportError(ex.toString());
}
term returns [double value=0]
{double x;}
:
value=factor
(
STAR x=factor {value*=x;}
|
SLASH x=factor { value /= x;}
)*
;
factor returns [double value =0 ]
{double x;}
:
value = atom
(
TOK_POW x = atom { value = pow(value,x); }
)*
;
atom returns [double value=0]
{double x;}
:
i:NUM
{
value=atof((i->getText()).c_str());
}
|
TOK_SIN x = atom { value = sin (x);}
|
TOK_COS x = atom { value = cos (x);}
|
TOK_TAN x = atom { value = tan (x);}
|
LPAREN value=expr RPAREN
;
exception
catch [ANTLR_USE_NAMESPACE(antlr)ANTLRException& ex] {
reportError(ex.toString());
}
class ExprLexer extends Lexer;
options{
k=1;
caseSensitive = false;
}
// tokens
LPAREN :'(';
RPAREN :')';
PLUS :'+';
MINUS :'-';
STAR :'*';
SLASH :'/';
NUM :('0'..'9')('0'..'9')*('.'('0'..'9')*)?;
RETURN :'\n';
// math token
TOK_SIN :"sin";
TOK_COS :"cos";
TOK_TAN :"tan";
TOK_POW :'^';
// white space
WS :
(
' '
|
'\t'
)
{$setType(ANTLR_USE_NAMESPACE(antlr)Token::SKIP);}
;
將該文件保存為test.g(‘g’是默認的文法文件的擴展名)。
在該文法文件中,定義了一個分析器類ExprParser和一個詞法掃描器類ExprLexer。ANTLR會為兩個類分別生成頭文件和實現文件。
使用VC6.0組織工程
現在需要由文法文件生成分析器的源代碼,然后再添加其他的一些代碼,最后編譯這些代碼,過程略顯繁瑣。因此這里借助VC6.0作為開發環境來組織工程,簡化步驟。
新建工程
使用VC6.0新建一個名為AntlrCpp的Win32控制臺的項目。選擇新建一個空的工程。點擊“Project”à“Add To Project”à“Files”,將文法文件test.g添加到工程中。
在VC的FileView中右鍵點擊該文法文件,在彈出菜單中選擇“Settings…”,彈出如圖所示的對話框,選擇“Custom Build”標簽頁,如圖所示:
在“Commands”里面填入調用ANTLR編譯文法文件的命令:
java -cp <ANTLRpath>\antlr-2.7.4\antlr.jar antlr.Tool -o "$(WkspDir)" $(InputName).g
在“Outputs”里面填入ANTLR編譯文法文件后要生成的所有文件的名字,如下:
ExprLexer.cpp
ExprLexer.hpp
ExprParser.cpp
ExprParser.hpp
ExprParserTokenTypes.hpp
ExprParserTokenTypes.txt
生成分析器源代碼
設置完成之后,就可以編譯該文法文件了:選中該文法文件,按Ctrl+F7(或者點擊工具欄中的編譯按鈕),執行編譯操作。在VC的Output窗口里面會顯示出如下的內容:
--------------------Configuration: AntlrCpp - Win32 Debug--------------------
Performing Custom Build Step on .\testjava.g
ANTLR Parser Generator Version 2.7.4 1989-2004 jGuru.com
ExprLexer.cpp - 0 error(s), 0 warning(s)
此時,分析器的源代碼已經生成。再次點擊菜單“Project”à“Add To Project
相關閱讀:
- 即刻完成你的ASP.NET程序 (taotao2008, 2008-10-13)
- 優化你的PowerBuilder程序 (taotao2008, 2008-10-14)
- 利用Rational對.NET程序進行建模 (wangyajing, 2008-10-23)
- 用NFS服務開發ARM Linux程序的方法介紹 (wangyajing, 2008-10-23)
- 關于Bug的描述 (wangyajing, 2009-2-19)
- 加強對Bug描述的訓練 (wangyajing, 2009-2-19)
- 如何描述bug (wangyajing, 2009-2-19)
- 測試過程中如何進行Bug描述 (wangyajing, 2009-2-19)
- 怎樣專業描述軟件缺陷 (wangyajing, 2009-2-20)
- 測試用例設計應該具備的描述信息 (huangw, 2009-2-26)
導入論壇 引用鏈接 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