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最近由于國內著名反CNN網站www.anti-cnn.com被“黑”一天,由此達人想到了關于Web測試的一些東西,和大家一起討論,也算是咱們測試行業貢獻咱們的經驗給該網站,如果能應用上,那是最好,這也是我們對反CNN網站最好的支持
對于網站的測試除了功能測試等常規測試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測試、性能測試等非功能測試,由于黑客的手段越來越‘CNN’(順便引用目前網絡最流行的:做人別太CNN),所以除了在網站上設計和防范措施上有好的方案外,測試也要充分,也要全面。達人對網站和web的非功能測試也不能算是大牛人,愿與大家一起討論。]
下面先轉載一篇文章的上半部,可能時間有些久了,但是還是不錯的:
web測試指標1
隨著Internet的日益普及,現在基于B/S結構的大型應用越來越多,可如何對這些應用進行測試成為日益迫切的問題。有許多測試人員來信問我B/S的測試如何做,由于工作較繁忙,對大家提出的問題也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對WEB的測試過程做一個整體的概述。希望通過本篇能夠讓大家了解大型Web應用是如何來進行測試的。
B/S下的功能測試比較簡單,關鍵是如何做好性能測試。目前大多數的測試人員認為只要跑一些測試工具證明我的產品是可以達到性能的就ok了,為了證明而去測試是沒有任何價值的,關鍵是要發現產品性能上的缺陷,定位問題,解決問題,這才是測試要做的。
首先我們從兩個方面分析如何進行WEB測試,從技術實現上來講一般的B/S結構,無論是.NET還是J2EE,都是多層構架,有界面層,業務邏輯層,數據層。而從測試的流程上來說,首先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定位問題,再由開發人員解決問題。那么B/S的結構的測試如何來做?
如何發現問題是我首先要介紹的,在做WEB測試之前你需要一些資料,比如產品功能說明書,性能需求說明書,不一定很完善,但一定要有,明確測試目標,這是基本的常識,可是我往往看到的是已經開始動手測了,但還不知自己的系統要達到的性能指標是什么。這里簡單講一下測試的性能指標:
1.通用指標(指Web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必需測試項):
* ProcessorTime: 指服務器CPU占用率,一般 平均達到70%時,服務就接近飽和;
* Memory Available Mbyte : 可用內存數,如果測試時發現內存有變化情況也要注意,如果是內存泄露則比較嚴重;
* Physicsdisk Time : 物理磁盤讀寫時間情況;
2.Web服務器指標:
*Avg Rps: 平均每秒鐘響應次數=總請求時間 / 秒數;
* Avg time to last byte per terstion (mstes):平均每秒業務角本的迭代次數 ,有人會把這兩者混淆;
* Successful Rounds:成功的請求;
* Failed Rounds :失敗的請求;
* Successful Hits :成功的點擊次數;
* Failed Hits :失敗的點擊次數;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