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可以有把握地說,微軟進入瀏覽器大戰并最終將IE與Window捆綁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糟糕的決策,可能也是代價最高昂的決策。這一決策正在不斷給微軟帶來沉重的打擊,最近一次打擊是Eolas和微軟圍繞IE使用ActiveX的專利訴訟,這導致微軟付出了5.21億美元才達成和解。
除了法律訴訟以外,IE使微軟卷入了曠日持久的間諜件、病毒等安全威脅,這不斷增加勞動生產率損失,微軟不得不將原本可以投向Vista的努力用于保持IE正常工作。微軟在互聯網時代的公關問題和法律問題或多或少地都來自于IE,如果給IE列一個損益表,利潤方面是零,而損失方面將達到數十億美元。
好笑的是微軟還在繼續從事這一工作,還準備推出新版本IE,這意味著新一輪補丁和損失。這一切都始于Netscape創始人馬克-安德森不負責任的話:瀏覽器將成為下一代應用平臺。他還反復說微軟將被摧毀。因此,微軟開始收集一切可以獲得授權的代碼并編制了瀏覽器軟件,推出了多種互聯網雜志。在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個人電腦滅絕論:幾年后就將沒有電腦,一切都將轉化為應用程序。
但是我們仍然有電腦,仍然需要操作系統,也需要微軟的Office,雖然有很多競爭產品。但是微軟害怕了,他們就像是一個扣門的老婦人,總是惦記著自己的錢包里是怎么少了一分錢的。微軟缺乏業界領先企業所需的起碼的自信。
微軟現在應該怎么做呢?首先,需要面對整個瀏覽器業務對公司和用戶都沒有好處的事實,應該立即將瀏覽器撤出操作系統并停止所有IE開發工作。然后,微軟應該給Mozilla.org一筆錢,對Opera投資獲取股份,這樣就能對瀏覽器技術未來發展方向施加影響。這樣,微軟就只需要操心操作系統本身的安全問題了。
沒有瀏覽器肯定不會影響人們購買Windows,完全可以將Opera、Firefox等瀏覽器與Windows捆綁,如果需要設置默認主頁,也可以選擇Microsoft.com。
但是微軟可能不會這么做,因為微軟從來就是習慣的奴隸,所以他們將永遠受到這一最大敗筆的困擾。
(責任編輯:城塵)